日本海軍與日本陸軍之間的矛盾,最早要從薩摩藩與長州藩之間的合作與對立關係說起。
至於為什麼發展到後來甚至鬧到殺首相掀桌子,詳細剖析起來差不多能寫一整篇學術報告。
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東條英機這位剛剛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目前是沒有實力擺平兩個軍種之間的爭鬥的。
他可沒有伊藤博文那兩下子,也沒有山縣有朋那樣的手腕,他在位的時間裏,除了和稀泥之外,最有創意的就是發動對外戰爭了。
日本海軍在戰爭爆發之前,也一直都是作為決戰力量發展的,所以強調的是「發揚火力」,對反潛這種細枝末節,也就不那麼重視了。
也就是說,日本海軍的炮戰很強,魚雷很強,海軍航空兵很強,聯合艦隊也很強!
但是日本海軍畢竟不如老牌海上強國英國有經驗,不注重反潛護航,走的依舊是德國潛艇破交戰那種「管殺不管埋」的野路子。
準確的說,就是日本海軍依舊是一支針對美國海軍的「破壞型海軍」,而不是類似英國和美國海軍那樣的「戰守平衡型海軍」。
論起攻擊能力來,日本海軍很強,可是打下的海域控制與管理,日本海軍就只能放羊了。
正是因為這樣,美國潛艇才能在日本控制海域來去自如。比起大西洋潛艇戰來,攻擊日本船隊的風險要小太多太多了。
說回到海陸矛盾,其實到1941年的7月為止,東條英機這位首相,在日本的人氣還是非常高的。
因為一方面在他的帶領下,日軍橫掃東南亞,確實是凱歌高奏;另一方面在太平洋上打敗了美國海軍,同樣讓他深得人心。
一連串的擴張,讓日本海陸矛盾更加激化起來。海軍不願意幫陸軍在南亞作戰,陸軍不願意幫海軍在太平洋上鞏固戰果。
兩邊都不願意為對方錦上添花,並且都準備在對方得意洋洋的時候,從背後捅一刀子,以解心頭之恨。
歸根結底,這一次的「一勞永逸的結束支那作戰」的計劃,就是陸軍搞出來的么蛾子!
看不得即將在太平洋戰場上獲勝的海軍耀武揚威,陸軍準備自己靠自己來爭取更偉大的勝利了。
你不是不幫我運人到東南亞去麼?老子自己搞定!不用你了還不行麼?這就是陸軍對海軍的想法。
按照陸軍的計劃,這一次的進攻真的可以說是一攬子解決問題的多米諾骨牌式連續解題辦法。
首先,在中國戰場上投入兵力,攻擊陪都重慶,並且打通陸地通道,連接中國佔領區與東南亞佔領區。
只要這個戰役目的達成,中國政府八成就只能投降了。接下來就可以抽調中國戰場的精銳,沿着打通的交通線南下,加入到緬甸戰場,進而征服印度。
接着,打垮了印度的英國流亡政府之後,一邊可以對澳大利亞施加影響力,敦促其投降;另一方面又可以抽調南下的部隊北上,動蘇聯在遠東的利益了。
最後,入侵外蒙也好,砸了共青城兵進海參崴也好,大日本帝國獨霸遠東的日子也就近在眼前了……
不管這個計劃能不能最終實現,或者說實現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至少這個劇本寫出來看着是非常誘人的。
陸軍方面歡欣鼓舞,海軍方面也只能說說風涼話,大形勢上,天皇還有東條英機,包括一大堆的日本有識之士,是贊同這種「求變」思路的。
因為按照現在這種四面出擊的形勢再繼續走下去,不用哪個強大的外敵突然介入,只是單純的讓大日本帝國自己繼續這麼玩,不久之後自己也能把自己玩死了。
雖然現在日本一直在勝利,可是這種勝利究竟能維持多久,很多人心裏都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勝利的光環掩蓋下的,是日本國內資源幾近枯竭的事實。勝利的歡愉下面,是三線作戰四面受敵的苦澀。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牽制了相當大的精力,卻一直沒有辦法結束戰爭。
東南亞地區,日本陸軍雖然勝利連連,卻因為地形與天氣受限,幾十萬大軍遲遲無法進攻緬甸和印度。
太平洋奪島之戰更是慘烈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