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陳留蔡氏似乎除了蔡邕蔡琰之外,便壓根兒找不到其他人的名字了。
比如說寫曹操劉備孫權,必然也有提及一下這些人的兒子,縱然是兒子比老子還要先掛了,就算是鄭玄那個折損在孔融手中還是算是死在了袁譚手中的,也多少筆墨點了一下。
因此,在史書之中,若是上一輩很有名氣,然後死後卻沒有提及兒子孫子的,唯一的解釋就是兒孫不成材料,很快就斷絕了傳承。
斐潛看來,在三國時期的陳留蔡氏,很可能就屬於這樣的情況。雖然說後世之中蔡氏也出現了不少名人,但是在東漢末年,陳留蔡氏自從蔡邕蔡琰之後,便是一兩百年間未有什麼知名的人物出現
畢竟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對於士族世家來說,就算是一般的落魄寒門,只要算是中人之才的,也都會有一個比較寬敞的上升渠道,想要當官是不難的,出任一方,也不是什麼問題。
陳留蔡氏在三國後期,不管是魏國,還是蜀國吳國,都沒有留下印記,要麼就是陳留蔡氏很不幸的在早期曹操和二袁的爭奪戰爭之中被殃及池魚,要麼就是這些蔡氏子弟在投靠的過程之中,不幸中了流矢或者是感染了瘟疫什麼的,還沒有來得及做一些什麼值得紀念的事情便死去了。
這在三國動亂的時期,一個人死於非命是很常見的,所以連史官都覺得常見到了沒什麼好註明的。
所以,現在對於陳留蔡氏,怎麼處理,或者說要怎樣的安排,就成為了斐潛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婚姻麼,不簡簡單單是男歡女愛。接納一個人,也不完全只有一個人,而是一家子人,這在漢代表現得尤為明顯。要不然漢代著名的外戚集團是怎樣形成的?
蔡谷等人麼,就像是斐潛的那兩個本家兄弟一樣,才疏卻又志大,看着別人管事情,也不理會自己能不能做得好,便是眼熱,惹出來了事情便免不了牽連旁人,讓旁人來搽屁股。但是完全丟在旁邊,根本不理會,也是不行。
斐潛現在得職級已經是相當高了,如果說從現在開始,斐潛能夠延續不倒,斐氏也就算是在關洛之間響噹噹得一個新貴門閥了,當然,具體能不能沉澱成為老門閥,就不是一代人得事情了。
所以蔡谷、斐和、斐虞等無能之輩,也就成為了斐潛現在的雞肋問題。
現在看起來,蔡谷、斐和、斐虞等人並沒有什麼多大的野心,平日裏面也就是追求一些吃吃喝喝什麼的,而按照斐潛現在的身家,就算是養一幫子這樣的人天天吃喝,也花不完,所以之前也沒有多少在意,然而現在蔡谷明顯被旁人所利用了,而其身又無自知之明,這就比較麻煩了。
那個時代的人,都不缺乏野心者。
斐和、斐虞年歲也大了,終究不可能永遠扔在學宮之中不聞不問,硬要提拔麼,也不過就是斐潛一句話的事情,可問題是斐和、斐虞兩人不管是學識還是智慧,都是個問題,真要是擔任了什麼官職,恐怕就是在民事上禍殃百姓,在軍事上損兵折將
扔到地方上去下基層鍛煉一下,增長見識和經驗,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也是不錯的,但是像是蔡谷、斐和、斐虞這樣的人,享受習慣了,當然不會願意,也沒有那個自覺,否則早就可以安排安排了。
這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若是娶了蔡琰,蔡邕的墓,也需要重新修繕一下。還有跟弘農楊氏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有些微妙。作為弘農楊氏來說,肯定也會擔心斐潛什麼時候找個由頭來個秋收算賬,雖然現在也不見得有多麼的忠誠,但是斐潛並不想要立刻就將矛盾激化,溫水煮青蛙才是更佳的模式。
理論上,人是可以學習和進步的。所以蔡谷、斐和、斐虞等關係戶,也是有可能變好的,但是這樣的不確定並不值得斐潛期待。
漢代以孝治國,只要相關孝道,即便有罪也可輕減,甚至冒着觸犯國法的風險去盡孝,反倒可能會被傳為美談。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斐潛的聲名麼,向來也是較好,所以不可能完全不管這些人,只是要如何安置,就成為了問題。
不如
斐潛正琢磨着的時候,忽然有兵卒前來稟報,說是河西之南,聚集了大量的羌人,似乎意圖攻伐河西和隴西!
「嗯?這個楊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