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哨兵被帶到了王伯當面前,他是第一個敲響警鐘的哨兵,據說他看到了什麼?
「你究竟看到了什麼,詳詳細細說來!」
王伯當目光銳利地注視着哨兵,他心中實在想不通,他的防範極為嚴密,任何士兵都不准帶火種入營,睡覺也不準點燈,就連火頭兵做飯是也在西故關做好,然後送到大營來,怎麼會着火,而且還是內營着火,讓王伯當百思不得其解。
哨兵小聲道:「卑職當時看見三團火從空中落下,應該是沿着峭壁落下,其中一個火團還在峭壁上彈了一下,然後散開了,卑職看得很清楚。」
王伯當不由抬頭向被火光映紅的玉璧山上望去,中間是懸崖峭壁,上面倒是樹林密佈,可是上面不是無路可走嗎?誰又能爬得上去?
「將軍,會不會是鬼火?」
一名校尉低聲道:「在墳地經常看見一團團的陰火,我們老家叫做鬼火。」
「不可能,那種火點不燃營帳,這一定是有人故意縱火。」
雖然王伯當認定是有人故意縱火,但他着實拿不定縱火者的身份,是隋軍斥候,還是當地土著,還是記仇泄憤的唐軍士兵,沉思良久,他對一名偏將令道:「多派士兵去四周搜索,查找一切線索,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我報告。」
偏將得令趕去安排了,王伯當望着被大火徹底吞沒的糧營,他臉色變得越來越鐵青,真不知道自己怎麼向世子交代?
張鉉攻打幽州調用了八萬精銳隋軍,事實上,這八萬精銳之軍並不僅僅是為了攻打幽州,更多是為了對付東征的唐軍。現在不僅僅是八萬軍隊,還有兩萬名投降的幽州軍,這也是一支善戰的精銳,只是他們稍微需要整編,不能立刻投入戰鬥,張鉉便將整編之事交給了尉遲恭。同時讓他率兩萬軍守涿郡,又讓李景和趙亮繼續率一萬軍守潞水倉,張鉉則親率六萬大軍迎戰東征的唐軍。
張鉉的大營位於博陵郡鮮虞縣以北十里處的一片高地上,數百步外便是東去幽州的官道,這裏是東征唐軍必經之路,斥候已經給張鉉傳來的確切情報,一共七萬唐軍東征。
其中前軍有三萬人,由李淵從弟李叔良率領,先鋒五千人由大將張如賓統帥。他們行軍速度極快,已經進入博陵郡,最遲今天傍晚左右先鋒軍將抵達鮮虞縣。
大帳內,張鉉正和房玄齡以及杜如晦商議作戰之策,集中兵力殲滅敵軍已是他們的共識,關鍵是先打土門關,截斷李叔良軍退路,還是直接攻打李叔良之軍。意見還不統一,房玄齡建議先打土門關。不僅截斷李叔良的退路,同時也可以截斷李建成的後援之軍,但杜如晦卻主張直接攻打李叔良軍,集中兵力殲滅李叔良軍隊後,再打李建成軍,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張鉉沉思良久。對房玄齡道:「如果沈光那邊得手,會牽制住李建成的軍隊,李建成的軍隊恐怕不會出井陘,其實相當於李叔良的軍隊,屈突通的軍隊更難打。我就擔心土門關久戰不下,給了李叔良撤軍的機會,所以我也覺得直接打李叔良之軍比較好,可以用騎兵截斷他們的退路,軍師覺得呢?」
房玄齡點點頭笑道:「其實兩個方案都可以,而且我還有一個妙計,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幹掉李叔良的先鋒。」
張鉉和杜如晦對望一眼,兩人忽然明白了房玄齡之計,張鉉呵呵笑道:「確實是好計,可以一試!」
在夜幕即將降臨之時,李叔良的先鋒,大將張如賓率五千軍隊抵達了鮮虞縣,鮮虞縣雖然是博陵郡郡治,但縣城並不大,周長不到二十里,人口數萬人,張如賓的軍隊剛到城下,縣令趙恩才便迎了出來,他在張如賓馬上躬身施禮,「歡迎唐王大軍到來,懇請將軍慈悲為懷,勿要傷害民眾。」
「我們一路過來秋毫無犯,官倉中可有糧食?」張如賓問道。
「只有一千石左右。」
「一千石夠了,先準備好,我們明天要帶走,另外縣城中可有空地駐軍。」
「縣城北面有座軍營,只是有點舊了,如果將軍不嫌棄儘管居住,大概可以駐紮四五千人,原本是羅都督修建的。」
「哦!原來如此,那就住軍營吧!等會兒我派人去搬糧食。」
「不用將軍費心,我馬上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