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壯漢,肩膀上卻扛着十顆腦袋,每個腦袋都在想着各自的主意,坐在一起指江山,固然是把好手,但真正要行動,卻總是意見難以統一,導致機會一再錯失,一錯再錯。」
黃順說到這個,是客觀存在的真理。十姓就是十個家族,當然不可能完全一條心,這麼說,誰也不能說黃順說的不對。
「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你可以繼續往下說。」向老頭,表示認可,示意黃順繼續說下去。
黃順還沒理好思路,只好開始回顧歷史:「先是袁曹相持之時,天下人皆能看出,這是荊州奮有為的大好時機。
地利上遠不如荊州的江東孫策,都看到這個機會,積極整軍,準備越過長江,攻入淮海一帶。只是陰差陽錯,孫策遇刺,未能成行。
而我們荊州,卻也沒能抓住這次機會,眼睜睜看着機會流失。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荊州之衰,當從此始。」
黃承彥斜眼看着蒯良,說道:「當初是誰主張按兵不動,以觀成敗的?」
蒯良一張老臉漲的通紅,說道:「又不止我一家如此主張,為何獨獨問着我。」
蔡青知道蒯良指的是蔡家,忙道:「此事我不知情,不便說話。」
黃順看他們開始轉移話題,心中高興,想起一事,說道:「我錯了,荊州之衰,還得前溯至劉景生初到荊州之時。」
「喔?說說看。」林老感興趣道。
「當是十姓助劉景生略定荊州八郡,按家父的意見,趁着兵強馬壯,士民習戰之際,一鼓作氣,直下淮揚。
不止江淮一線,為荊州所有,即使江東地面,也沒後來孫策什麼事。如此,十姓將掩有中國半壁江山。以此為基本,足可匡扶漢室,成就大業。
可惜,此議卻被十姓所否。從此,荊州便失去對外拓展的雄心,不思進取。亂世諸侯相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失去了進取心,便等若被判死刑。死期不過早晚而已。」
(本章完)
第373章說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