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爾沁王公把他閨女慣壞了,這麼膽大的格格真不多見。」
這事康熙心裏有譜,他沒詳說,只是讓貴妃得閒時去慈寧宮陪陪太后,鬧出這事,心裏最不好受的就是她。太后這一生都是為了科爾沁,她不得先皇寵愛,膝下沒一子半女,在太皇太后回歸長生天以後更是獨居在慈寧宮,好不容易故鄉來了個人陪她,卻是個自私虛偽膽子比天大的。
本來,她要是乖覺,太后縱使無法圓她心愿,也能抬舉她,給指給佳婿。
今兒這一出簡直笑死人,她為了胤禟干出這等醜事,幹完之後看上老八了。
早說中意老八啊!
送去八貝勒府做個側福晉還不容易?
……
晚些時候,康熙親自去了趟慈寧宮,他方才說了兩句關心的話,太后就潸然淚下。
太后沒說太多,任憑皇帝怎麼收場,要把圖門寶音送回科爾沁也好,指給誰也罷,她不願意過問,往後也不想看到這麼個人。
康熙倒是沒承諾什麼,臨走之前吩咐嬤嬤好生照看着。
圖門寶音雖然沒聽到這段談話,從太后對她不聞不問的態度看來,也知道情況不妙。當晚她翻來翻去沒睡着,第二天勉強用脂粉掩蓋住蒼白的臉色,她在窗邊坐了半日,聽到外頭有人傳話,說八貝勒來看太后。
昨個兒拆開香囊,看過裏頭的東西之後,圖門寶音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浮木,她盤算着要是太后不管自個兒,就只能靠這個翻身。她將香囊縫回去,貼身藏好,之後一直在等得見胤禩的機會。
換做老九老十不一定會往慈寧宮來,胤禩一定會來,首先他是昨日刺激太后的眾人中的一個,雖然事情同他不直接相關,他過來關懷卻是應該的。
其次,老九老十明顯想坑他,胤禩覺得他有必要讓科爾沁格格的後台——也就是太后娘娘知道,他和圖門寶音之間沒有任何私情,他不樂意接這個破鞋。
當然不能說這麼直接,他過來這一路已經打好腹稿。
胤禩千算萬算沒算到,在見着太后之前,他讓圖門寶音截了胡。
沒等他委婉的表態,圖門寶音就說:「昨日我撿到一隻香囊……」
後面的內容,胤禩一個字都沒聽見,他只知道,簡單的拒絕已經不能收場了,他得改變策略。
胤禩囫圇敷衍了幾句,見到太后也只是關心,順便還有些後悔,後悔昨個兒沒攔着胤禟他們,由他們鬧到慈寧宮來。他將原本想說的話全收了回去,從頭到尾沒提起圖門寶音。
因為丟臉的並不是皇室,康熙想着把人送回科爾沁去,免她選秀,允自行婚配。
雖然胤禟極力建議給找個接盤的,康熙並沒採納。
要是隨便指給阿貓阿狗,擺明是在落科爾沁臉面。要想抬舉她……又該犧牲誰呢?他鐵定不能看親兒子頭戴綠帽,那挑個臣子?這種情況,挑誰都是折辱,圖門寶音也不是能安分過日子的人,把這麼個禍害塞別人家去,得有多深的仇恨才幹得出!
康熙不想為難朝臣,更不想為難兒子,縱使對老八再看不上眼,也不能眼睜睜看他娶回個破鞋,一輩子造人詬病。
送回科爾沁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
然而就在動身前夜,圖門寶音死在了慈寧宮,說是無顏苟活,三尺白綾上了吊。
康熙請太后遷去寧壽宮,將太后送走之後,這才使人徹查。
徹查的結果沒公開出來,只有很少幾個人知道這位格格的死並不簡單,康熙表面上認可了無顏苟活這個說法,把她的遺體火化,使人將骨灰盒送回科爾沁。
至於太后,經此一事,身子骨衰弱不少,在病榻上纏綿了大半個月,才勉強能下地走動。
她知道圖門寶音不是會自殺的人,卻沒問皇帝真相,也沒使人查什麼。
這可以說是最好的結果了,對誰都是。
站在科爾沁的立場,她活着一天,別人永遠會記得這事,她死了,只要一段時間不提起,慢慢總會忘記這麼個人,哪怕想起來,也不會在像事發時那麼深刻。
再有一說死者為大,她都賠了命,再被談起旁人總不好太苛刻。
雖然猜到事情不簡單,不過既然已經得到最好的結果,還追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