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歉意。
她柔聲道:「楚兄難道不知你在關外和丁喜、蕭十一郎、彭十三豆先生搶奪和氏璧的時候就已經捲入了這深不可測的天下爭鬥了?」
楚風淡淡道:「我知道,但我沒有想過會涉入得如此深!」
他走在前頭,淡淡道:「從關外到中原,我不但已經涉足了天下之爭,而且也涉足了道統之爭,甚至於涉足了當今天子楊廣的計劃,這本非我所願。」
師妃暄道:「世上之事本就如此,我這次跟蹤你而來的確是為了找到陰後、邪王以及邪帝的下落,我希望可以和他們三人談一談。」
楚風聽下腳步,望着師妃暄冷笑道:「你認為他們會願意和你一談?」
師妃暄淡淡道:「我不知道,但我至少應當試一試,而且我也應當問一問他們。」
楚風愣了一下。
他盯着師妃暄瞧了半晌,道:「你要問他們?」
師妃暄抬頭望着陳風。
她道:「楚兄似乎非常奇怪?」
楚風道:「你是慈航靜齋弟子,而他們是魔門之人,你竟然要問他們,如何不奇怪呢?」
師妃暄笑了笑,她的面上流露出無與倫比的鄭重之色。
楚風甚至從師妃暄的臉上瞧見了一抹神聖的氣質。
他收起了笑意,望着師妃暄。
一直以來他都非常佩服這個為天下太平而奔波的女子。
師妃暄望着楚風道:「正如你所言,慈航靜齋和魔門之爭不過在道統之爭而已!昔年儒門從未治理天下的定國之柱,而諸子百家聯合創立魔門,一直以來希望推翻儒門為百家之為朝代國學這一野願,不但研究諸子百家之學說希望可以取代儒門,成為歷朝歷代的學說,這點雖然慈航靜齋以及儒門歷代賢者不喜,卻也不能不承認儒門學說的確有許多破綻需要彌補,故而儒門和諸子百家之間雖然互相敵對,卻也互相進步,不但彌補自身之缺陷。」
「可魏晉以來,諸子百家和儒門弟子行事漸漸偏僻,特別是儒門弟子竟然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口號抑制諸子百家學說,這其中甚至包含道家學說,這一點身為外來之教的佛門沒有表權力!」
「不過有志之士都可以瞧得出儒門以及諸子百家學說都已經陷入了一種及其危險的境地,若單單以儒門學說治理天下,漢魏晉以來昏君暴君頻出,奸臣逆賊當道,遠遠為儒門口中所言儒門可等萬世之太平的野望!」
「反而漢以前的秦帝國,自秦孝公之初重用法家商鞅變化,依法治國,使得秦國竟然綿連數百年而不亂,只可惜天下一統七國之士人心各異,而且再加上秦帝國法律嚴苛,故而盛極一時的秦國最終大亂!」
「但一點卻不可不承認依法治國的確可行,否則秦帝國不可能一統七國,綿延數百年而不亂。」
楚風愣住了。
原本邁動的步伐此刻不住停了下來。
他盯着師妃暄有些難以置信。
此時此刻的師妃暄已經完全顛覆了在大唐雙龍傳中的印象,現在他也終於明白了一件事,不要將所有的小說人物和小說中的世界對造。
如今天下大變,這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小說的世界,而是一個大世,大世自然就有大世的改變。
師妃暄豈非就是處在這大世之中的人?
他收起了心中複雜的情緒,慢下腳步,望着師妃暄道:「依你看來如何治理天下?」
楚風忽然現這原本是邪王石之軒詢問他的問題,如今卻成為了他詢問師妃暄的問題。
師妃暄搖了搖頭。
她道:「我並不太清楚,但有一點足矣定論,單以儒學並不足矣治理天下,儒門講究仁義禮智信,這些值得提倡,可倘若儒門學說思想和律法違背,那應當如何呢?」
楚風明白師妃暄在詢問。
他沒有遲疑,淡淡道:「昔年秦國商鞅變法,商鞅曾有一句言論:法制不誅心,誅心不法制。」
師妃暄點頭,可她並沒有急於開口。
她沉默了半晌,腦海中閃過一道光。
她望着楚風道:「楚兄的意思是依法治國是基礎,而儒門學說卻是在法制基礎之上的品德升華?」
楚風淡淡道:「法制是治理帝
第六十八章、苦境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