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載的那樣發生。但因為北丐投靠了後金,秦書淮認為遵化城內有北丐的內應是大有可能的。
所以去提醒下遵化巡撫王元雅是有必要的。如果能因此而讓他多守兩天城,多殺幾個後金兵,那就值了。
這時,山崗之下有一隊後金騎兵巡邏了過來。
秦書淮於是調轉馬頭離開,往遵化城方向過去。孟威等人見狀,也立即跟了上去。待四人奔出兩三里地,五十餘在附近隱藏的錦衣衛緹騎也跟了上來。
一群人立即奔到了遵化城下。
遵化城已全面戒嚴,城頭的士兵見有一支騎兵奔來,立即吹響了警角,城垛上馬上有數十名弓箭手探出頭來,拉弓上弦地對準了他們。
此外,城垛之下的城牆中也開了不少方形的孔口,裏頭的火器兵也將鳥銃伸了出來。
「來者通名!」城頭一校尉喊道。
李敬亭喊道,「錦衣衛千戶秦書淮,特來拜會王大人,請開城允入。」
那名校尉愣了愣,又問,「可有憑證或碟書?」
秦書淮從懷中掏出錦衣衛千戶令牌輕輕一擲,便扔上了十幾米高的城牆。那名校尉接住看了看,又道,「諸位稍等。」然後將令牌遞給身邊一士兵,囑咐了一番後,那名士兵立即跑下了城牆。
等了大概有一炷香時間,卻聽城樓上喊道,「王大人有令,因建奴來犯,遵化全城戒嚴,任何人等均不得入內。秦大人,非常時期還請海涵。王大人說了,待此戰結束,他必會親自登門請罪。」
明朝的文官向來不喜歡錦衣衛,估計遵化巡撫王元雅是怕錦衣衛來抓人或者插手戰鬥,不想節外生枝,所以拒不讓進。而從法理上講,他這麼做也是站得住腳的,畢竟他是守城指揮官,錦衣衛又不負責打仗。
秦書淮心道,此戰結束你王元雅就死了,還登門請個屁罪。
不過還是說道,「如此,請轉告王大人,遵化城內有建奴內應,請務必防範。」
城上校尉道,「多謝大人提醒,在下一定轉告。」
秦書淮心想,王元雅既然討厭錦衣衛,恐怕也不會把自己說的當一回事了。也罷,明末有的是這樣自以為是的文官,自己盡力便好。
自己此次來遵化,可不是來幫他守城的,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救人,救四千人,外加一名大將,這才是自己來的目的!
想到這裏,便調轉馬頭,朝三屯營方向奔去。
三屯營位於遵化的東北部,兩地相距約一百多里。這兩處互為倚仗,是薊鎮防禦的「雙核」。如今兩地的外圍城池、要隘盡數失守,「雙核」已經完全暴露在後金的視線之中了。
十一月初一清晨,秦書淮帶着眾人來到了離三屯營約五十多里外陳家溝。
從二十八日中午出發,他們連續跑了三天三夜,此時早已人困馬乏,於是秦書淮令大隊先進入一片樹林休息。
而自己則帶着李敬亭、孟威和孟虎,來到了陳家溝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崗之上。從山崗上向下眺望,可見一條平坦的官道,這條官道自漢兒莊附近來,可直通遵化城。
秦書淮拿着並不精準的地圖看了看,心道,附近就這一條官道,他們應該會經過這裏吧?
官道之上,陸陸續續有逃難的漢人通過。這些人或趕着馬車、驢車,或推着獨輪車,或肩背着重重的包袱,拖家帶口、驚慌失措地趕往遵化。一路上,小孩的啼哭聲、婦女的喊叫聲和男人的呵斥聲交織在一起,確是一幕令人心酸的畫面。
四人沉默地看着官道上的逃難人群,無不面凝如霜。因為他們很清楚,遵化將陷,這些人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
卻,無力施救。
秦書淮雙拳緊握,眥目欲裂,此生從未如現在這般煎熬過。
救四千精銳,還是救這些無辜百姓?
他閉上眼,努力地不去想這個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
不遠處,一隊騎兵怪叫着殺了過來。他們腦後,都留着鼠尾一般的小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