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凱文的話讓會議室的人都有點發懵。
他們的會議就是討論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項目。
吳建寧主張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也就是不能完全依靠張碩,也要自己進行研究。
這也代表了高能所對於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的重視。
在ICHEP會議前,高能所對於算法也有一定的重視,但並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他們只是『感覺』算法很重要。
現在是真正重視起來。
高能物理領域的研究,看的就是學術成果,看的就是國際的認可度。
這主要是因為高能物理,尤其牽扯到粒子物理的研究和科技應用的間隔太大了。
粒子對撞實驗,探索粒子標準模型、完善粒子物理相關理論、尋找cp破壞信號,等等,這些研究遠遠超越了科技應用層面。
當然,高能物理領域所附帶的一些研究,還是有應用前景的,包括粒子束技術、量子特性、放射性的分析等等,可以為醫學、計算機科技等方面帶來更新換代的技術,但最少的主方向上是牽扯不到應用的。
一個牽扯不到應用的大型研究,怎麼去判斷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呢?
那就是來自同領域的關注和肯定。
CHEP會議、ICHEP會議,計算中心拿出了實驗數據偏差分析結果,也都得到了國際的重視和肯定。
這就代表了成功。
高能所希望能夠發展學術影響力,能有更多的頂尖成果,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肯定,自然就對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就更重視了。
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已經成為了高能所最重點的項目。
這樣的重點項目,自然不能完全依賴張碩,萬一他的想法走不通呢?
算法,不是只有一條路。
就像是解一個數學題,多個方向去思考,完成解題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吳建寧才會定下『五年項目計劃』,是希望高能所上下能盡力去完成大型實驗偏差算法的研究。
五年,不是隨意提出來的。
他們已經針對算法的難度進行過討論,認為最少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夠完成。
這個時間段里,包括核子組織的數據中心,也包括費米實驗室,又或是其他的機構,也不太可能完成相關算法研究。
張碩的項目資助期是兩年。
算法規劃是非常複雜的,可以說是把難度集中在了一起,比後續直接做程序難太多了。
規劃完成,算法就確定能完成了。
就像是完成一個軟件程序,框架模塊都已經擺在那裏,後續就是填充代碼的工作,也就沒有難度可言了。
現在聽到張碩已經完成了項目,好多人都感覺不可思議。
這才多久?
如果張碩做的項目規劃很完善,還需要什麼五年項目計劃?按照他做的規划去寫代碼就好了。
會議室里,所有人都看向崔凱文。
譚志明表示質疑以後,吳建寧也擰着眉頭問向崔凱文,「他說確定完成了?」
崔凱文肯定道,「是說項目完成了,已經準備提交驗收,問我們是什麼樣的驗收流程。」
「這樣啊」
吳建寧猶豫了一下,他有些猶豫不定的問向譚志明、高洪利等人,「你們覺得呢?」
譚志明立刻搖頭,「不可能這麼快,就算再天才,這麼複雜的算法」
他只是不斷搖頭。
高洪利也有些不確定,主要是張碩完成的太快了。他的年紀已經大了,不願意在這種事情上發表看法,就乾脆沉默不言。
曹孟波則直接道,「完成還是沒完成,驗收的時候不就知道了!「
吳建寧擰着眉頭看向崔凱文,「崔教授你再問一下,確定是完成了嗎?」
崔凱文猶豫了一下,有些不情願的回了消息。
張碩很快回了消息,「當然,已經完成了,崔哥,放心吧,我們這邊已經申請驗收了。」
崔凱文收到了消息,就把張碩回復的文字念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