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子谷王朱橞,與蜀王、代王是同母兄弟,因封地宣府,古稱上谷,因此得號谷王。在靖難之役爆發後,他害怕燕王朱棣會攻打宣府,直接跑回了南京。然而在朱棣瀕臨南京城下時,谷王又果斷地背叛了建文帝,和李景隆一起打開金川門,迎接燕王入京。朱棣登基後將谷王改封至長沙,賞賜頗多。谷王也日漸驕縱起來,產生了疑心,恰逢蜀王的兒子離家出走來到谷王這裏,谷王放出風聲說這是失蹤的建文帝,結果被蜀王舉報到朱棣那裏,谷王被廢為庶人在囚禁中去世。
第二十子韓王朱松,原定封地是遼東開元,他和兄弟遼王、沈王一樣,都是朱元璋為了經營遼東而分封的藩王。然而在朱棣時期,藩王政策發生了變化,朱松一直沒有去就藩,27歲時在南京去世。
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生母趙貴妃,原定封地瀋陽,後改封至山西潞州,52歲去世。
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生母不詳,娶徐氏。大將軍徐達之女,與燕王朱棣是連襟兄弟。正因為這層關係,在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建文帝特意派安王和李景隆前去議和。朱棣登基之後,安王奉詔前去平涼就藩,然而經過三年就在平涼去世,年僅35歲。
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生母李嫻妃,封地南陽,1415年去世,年僅30歲。
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棟,生母劉貴妃,封地安陸,27歲時去世,正妃郭氏殉葬。
第二十五子伊王朱?,生母葛麗妃,封地洛陽,他生性頑劣,時常用刀劍、彈弓襲擊百姓,引得民怨沸騰。在朱棣去世後,朝廷官員建議廢除伊王王位,而朱棣僅下旨賜了惡諡,其子孫繼續承襲王位。
第二十六子朱楠,生母葛麗妃,出生不久後便夭折。
朱元璋諸子之中,才高八斗者有之,飛揚跋扈、作惡多端者也為數不少。朱元璋雖然多次下旨訓誡,卻因沒有實質性懲罰而不了了之,終明一世宗室王爺作惡,成為困擾明朝地方治理的一大頑疾。
【一口氣看懂明朝的開國功臣#歷史#朱元璋#朱棣#明朝】
開國功臣通常是一個讓人羨慕的群體,他們以從龍之功換來世代榮華。然而,明朝的開國功臣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危險職業。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株連九族。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屠殺功臣?真的只是為子孫掃平障礙嗎?那些為大明朝出生入死的將領們,他們的結局又有着怎樣的不同呢?讓我們一起盤點明朝的開國功臣。
一、徐達魏國公徐達,字天德,安徽鳳陽人,與朱元璋是同鄉,祖上三代都是農民。朱元璋回鄉募兵時,徐達應徵入伍。因武藝高強、精通兵法,成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得力幹將。
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左相國,封信國公,並派他和常遇春率領25萬大軍北伐中原。次年8月,紅軍攻克大都,元順帝逃亡,北元滅亡。朱元璋大封開國功臣時,將徐達封為太傅、魏國公,位列開國功臣第二。
徐達主持了數次北伐,驅逐蒙元殘餘勢力,並長期駐守北平。後因病重在南京家中去世,享年54歲。由於其長女嫁給了明成祖朱棣,自永樂以後,徐達被明朝官方視作開國的功臣,徐達的子孫也分出定國公與衛國公兩大世系,世襲罔替,直至明朝滅亡。
二、李善長韓國公李善長,字百室,安徽定遠人,早年經歷不詳,比朱元璋年長14歲。在朱元璋攻取滁州的路上相遇,兩人一見如故。李善長用漢高祖劉邦的事跡鼓勵朱元璋,日後一定能成就大業。朱元璋大喜,將李善長收入麾下,負責後勤和文書工作。
朱元璋將徐達視為韓信,將李善長視為蕭何。然而,徐達一生謹言慎行,最後得以善終,而李善長的下場要悽慘得多。1367年,朱元璋拜李善長為右相國,封宣國公。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封開國功臣,李善長名列第一,封太師、韓國公、中書省左丞相。
然而,李善長性格狹隘,妒賢嫉能,再加上他一直是淮西功臣集團的領頭人物,使得朱元璋對他十分猜忌。李善長也察覺到這一點,於是就主動辭去相位,並推舉親信胡惟庸為相。1380年,朱元
第一百六十二章 明朝開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