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論志向

    乾清宮,朱厚照離開這裏後,弘治皇帝依舊在沉思。

    那小子的建議未嘗不值得思考。

    王守仁是個人才,最起碼軍事之才在西南這場戰爭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弘治皇帝遲遲沒有給王守仁加封,因為暫時他還沒想好該怎麼給王守仁封賞,封賞太高了,對王守仁不是好事,百官們會頗有微詞。

    封賞太低了,不足以凸顯王守仁的功勞。

    可說到底他只是個才步入官場不到一年的進士,若是升遷太快,定會在朝中樹敵,弘治皇帝不想毀了這麼一塊苗子。

    不過剛才朱厚照的提議倒是讓弘治皇帝有了想法。

    改土歸流的難題不是政策的制定,而是人才的擇取,派誰去西南坐鎮這是重中之重。

    朝中的官吏肯定不願意接受這一份苦差,用天子的意志強加到他們身上,他們未必會執行的好,此去西南,得選個正確的人才。

    那就只能從新科進士中選擇。

    王守仁無疑是理想的人選,但單一個王守仁肯定不夠,西南還需要其他官吏一同協助王守仁治理。

    去年這一批進士,不知誰會願意前往,弘治皇帝只能先命人去散佈消息,先看一看百官和這群新科進士的反應再做抉擇。

    當陳策出現在王府的時候,王華和王守仁都熱情出來迎接陳策。

    王華知道陳策無事不登三寶殿,直接開口道:「陳公子這次前來所為何事?」

    陳策也沒瞞着王華,道:「西南要改革。」

    啊?

    王華壓根就沒聽說過西南要改革的事,張家國舅才在西南打了勝仗,當然,這事自家兒子是首功。

    按理說西南被鎮壓之後,接下來應該就是安撫了。

    畢竟這些年來大明對西南土司的政策都是如此,先打一棒子然後給個甜頭,如此保證西南的安穩。

    也沒聽上面的人說要改革啊,為什麼陳策說的如此篤定?


    要知道他王華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雖然算不上中流砥柱,但也是弘治皇帝的經筵講官,上層要改革西南的事,為什麼自己一點風聲沒聽到?

    這就罷了,為什麼陳策卻說的如此言之鑿鑿?看樣子不像說笑,陳策也是個沉穩的人,不會做這種無聊的吹噓事。

    除非——改革和他有關係!

    王華不動聲色的問陳策道:「如何改革?」

    陳策簡單的道:「改土歸流,後續朝廷要派流官去治理西南。」

    王華狐疑的盯着陳策,又看了看王守仁,猛地開口道:「所以你想讓王守仁去西南?」

    陳策點頭:「嗯。」

    王華果斷搖頭:「不可!」

    自家兒子才在西南打了勝仗,前途不可限量,雖然弘治皇帝沒授予官職,那是因為資歷還不夠,只要在兵部熬一段時間,升個主事板上釘釘,為什麼要去西南做這種危險的事?

    西南情況複雜,土司盤踞在那裏百年了,勢力根深蒂固宗族盤根錯節,哪裏是派個大明的官過去就能打開局面?

    若是處理不得當,極有可能會死在西南。

    王華怎麼可能讓自己兒子去西南冒險?

    陳策想了想,道:「王大人,我理解你。」

    「為什麼王守仁自凱旋歸來一直沒升遷官職?」

    「資歷不夠,木秀於林。」

    「去西南不同,他在西南歷練數年,再歸來時則可光明正大的被升遷,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

    「我這麼說會流於俗套,做官為了什麼?不僅僅為了升遷,讀書人說治國安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還有很高很高的志向,這些都是做官的志向。」

    「西南固然難以治理,但也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心既理,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裏即可得到。」

    陳策看着王守仁,拱手道:「王大人,此事你可以和伱父親好好商量商量,我覺得你該去一趟西南。」

    「你想好了



268、論志向  
李夏蟬推薦:  
隨機推薦: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校花的貼身高手  掛了99次之後  帶着農場混異界  武道大帝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360搜"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