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兄耶律洪基壓力山大,所以蕭峰不能袖手。
蕭峰與李良說遼帝要封他為官,本想帶了阿紫,黑夜中不辭而別,但此刻見義兄面臨危難,倒不便就此一走了之,好歹也要替他出番力氣,不枉了結義一場。
兩人在外,聽得眾官兵悄悄議論,均說父母妻子俱在上京,這一來都給皇太叔拘留了,只怕性命不保。有的思及家人,突然號哭。哭聲感染人心,營中其餘官兵處境相同,紛紛哭了起來。統兵將官雖極力喝阻,斬了幾名哭得特別響亮的為戒,卻也無法阻止軍心不穩。
蕭峰找來,準備將阿紫託付給李良,他自己卻要與那個善於耍手段、極有心機的皇帝「義兄」,同生共死。
被李良橫了一記白眼,李良執掌着兩個世界的龐大商業帝國,身平也是心思頗多,但是他有個極大的缺點,被商業對手利用過很多次,但也因為他「重情重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性情,交心的兄弟、朋友也頗多。
李良這時擲地有聲地告訴蕭峰,說道:「他是你義兄,我就不是你義兄?混帳話!有我在,誰想傷到你和阿紫,先要踏過我的屍體!」
當下,兩人來到耶律洪基的當前。
這日一早,探子來報,皇太叔與楚王率領兵馬五十餘萬,北來犯駕。
耶律洪基當即召集百官商議。群臣對耶律洪基都極為忠心,願決一死戰,但均以軍心為憂。
耶律洪基傳下號令:「眾官兵也力平逆討賊,靖難之後,升官以外,再加重賞。」披起黃金甲冑,親率三軍,向皇太叔的軍馬迎去逆擊。眾官兵出見皇上親臨前敵,登時勇氣大振,三呼萬歲,誓死效忠。十餘萬兵馬分成前軍、左軍、右軍、中軍四部,兵甲鏘鏘,向南挺進,另有小隊游騎,散在兩翼。
李良見他的危機處理,做得倒是中規中矩,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倒也值得他出力就他一番,何況系統也收到了被動任務——解救遼國國主,居然有3000多度的因果能量收穫,可以算是意外的獎勵了。
這些歷史重筆人物的因果關係值,果然巨大,今後要小心,不要輕易招惹了,說不定後果兇險異常。
但是這次是世界主角蕭峰牽頭,遼國國主危難時求救,只有正面好處收穫,倒是沒有什麼太大風險的,因果關係大多被蕭峰承擔過去。
李良只需要「支付」能量,維護和蕭峰之間的因果關係變更,那隻消耗了100多度,相對於收穫來說,不算什麼。
蕭峰挽弓提矛,隨在洪基身後,作了他的親身衛護。
李良居於後軍,帶領一隊飛熊兵保阿紫。
蕭峰見耶律洪基眉頭深鎖,知他對這場戰事殊無把握。
行到中午,忽聽得前面號角聲吹起。中惲將軍發令:「下馬!」眾騎兵跳下馬背,手牽馬韁而行,只有耶律洪基和各大臣仍騎在馬上。
蕭峰不解眾騎兵何以下馬,頗感疑惑。
耶律洪基笑道:「兄弟,你久在中原,不懂契丹人行軍打仗的法子吧?」
蕭峰道:「正要請陛下指點。」
耶律洪基笑道:「嘿嘿,我這個陛下,不知能不能做到今日太陽下山。你我兄弟相稱,何必又叫陛下?」這時他的話,都是真心說出的。
蕭峰寬慰他,說道:「兩軍未交,陛下不必憂心。」
耶律洪基臨陣傳授給他一些兵馬常識,也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舒緩一下他自己的壓力,說道:「平原之上交鋒,最要緊的是馬力,臨敵衝鋒陷陣,便可一往無前。契丹人東征西討,百戰百勝,這是一個很要緊的秘訣。」
他說到這裏,前面遠處塵頭大起,揚起十餘丈高,宛似黃雲鋪地湧來。
耶律洪基馬鞭一指,說道:「皇太叔的楚王都久經戰陣,是我遼國的驍將,何以驅兵急來,不養馬力?嗯,他們有恃無恐,自信已操必勝之算。」話猶未畢,只聽得左軍和右軍同時響起了號角。
這時,敵方東面另有兩支軍馬,西亦另有兩支軍馬,那是以五敵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