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御史台

    楚王熊章要求理政殿大臣對楚國行政級別進行系統的梳理和調整。

    在理政殿總理大臣子西和其他六位理政大臣研究和商討之下,暫且將楚國行政從高到地劃分如下:郡、縣、鄉、亭、村。

    縣下面是鄉,將百戶之邑設為鄉,鄉長一名,將一些圍繞在鄉邑的聚集地,十里範圍內劃分為亭,設亭長一名,另外還配備其他的屬官,一般是兩到三人。

    子西將這份劃分成為五個行政級別的初步整理之後,就將劃分方案上報給楚王熊章,熊章看過諸卿提交的劃分方案和劃分原因之後就直接同意了。

    不過楚王熊章對於鄉以下的行政長官的任命方案卻不認同。

    令尹子西他們認為,鄉、亭、村這三個地方不大,人口不算多,這三個級別的執政官員就由當地有威望的長者擔任,也就是三老執政。

    這也是這個時代天下諸國對鄉邑管理的主流方式。

    由三老平日教導鄉民,調解糾紛,三老看似不大,但實則權限不小,因為三老還可以攤派勞役。

    只要涉及到了勞役,鄉民就沒有敢小瞧鄉三老的。

    所以鄉三老平時都是由當地的士擔任,因為士是貴族,在身份和名望上就高平民一等,既然是貴族,那自然就讀過書,會識字認字,光這一項,平民就望塵莫及。

    所以似乎讓士來擔任鄉三老,讓鄉三老來替朝堂治理鄉邑似乎很合理。

    但熊章知道這裏面有很大的弊端,因為這樣的情況下,當地的士就會將鄉三老這個職位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會直接隔斷鄉民與上一層級的官員直接接觸。

    鄉民聽到地一切政策都是鄉三老說的,鄉三老說什麼就是什麼,就連上一層官員想要讓這個房實行什麼政策,也都需要與當地鄉三老商量,不然政策就沒辦法實行,若是強行施政,縣令的位置都坐不穩。

    這樣一來,鄉三老就成為了鄉邑的實際統治者。


    這是什麼,這就是後世的皇權不下鄉的由來和開端。

    所以熊章要從根子上解決這個隱患。

    正好現在需要裁撤五萬軍隊,這些人忠君且識字,正好可以代表皇權下鄉,替楚王牧民。

    在軍中擔任軍官者,分到各自鄉邑擔任職務。

    卒長擔任鄉長,兩司馬就擔任亭長,伍長擔任村長。

    旅長一般都是貴族出身,或者是能力出眾的才得以擔任,所以旅長並不會退伍,而是調往其他軍隊任職。

    而且熊章還明白鄉長和亭長甚至是村長他們面對都是一些目不識丁的平民,這些人常年窩在山溝里,見識有限,所以鄉長、亭長、村長之類的行政長官比起縣令更有威懾力。

    所以熊章要求鄉長、亭長、村長在同一個地方任職時間最多不能超過十年。

    楚王熊章跟令尹子西表達了想要設立一個專門監察百官的部門的想法,這個部門可以按照風聞調查楚國理政殿大臣以下所有官員,一旦查實,可以上報理政殿處置。

    令尹子西說道:「成立一個監察百官的部門,臣遍覽諸國史籍,實在聞所未聞,若是有了一個這樣的部門存在,朝中百官也會心生怨懟」

    「長此以往,恐怕會損傷王上的仁德,而且諸臣也會認為王上乃是對臣子不信任,如此,楚國也會陷入君臣相疑的境地,不利於楚國的發展,還請王上三思」。

    「令尹誤會寡人的意思了,寡人並非是讓人監控百官,而是將會與諸卿商量,形成一個執政制度,規定哪些不能做,對於違反制度的公卿要給予相應的處罰,此為官吏管理之法」

    「這個監察部門的職責就是監督官員依法執政,對於百官其他的不違法行為,監察部門無權干涉」,熊章說道。

    「那不知道王上要對百官執政如何立法規範呢?」,令尹好奇問道。

    「寡人以為以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楚國貴族出身的官員在



第170章 御史台  
法師小麵包推薦:  
隨機推薦:  娛樂帝國系統  生生不滅  破天蹤  天降鬼才  絕代神主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360搜"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