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新這麼說,曹永羅內心鬆了一口氣。
環境是會改變人的,從周新說話的語氣和內容來看,對方並沒有因為這段時間的大獲成功而和之前有本質上的不同。
「其實外面吃來吃去都差不多。
來這邊吃牛排漢堡吃多了,我反而懷念燕大食堂的快餐了。
也許懷念的不是燕大的食堂而是在燕大無憂無慮的日子。
我和你不同,我在學習上的天分有限,能進燕大還是靠我老子能給我爭來一個過一本線上燕大的名額。
來聖芭芭拉之後這邊全英文授課,我基本上上課內容下課之後還要自學一遍。」
現在消息閉塞,大部分人對曹永羅這個群體沒有清晰的認識。
即便是二十年之後,對於曹永羅這種人,網絡上也是以猜測為主,沒有什麼權威的說法。
網上流傳的說法基本上是我朋友、我聽說、我朋友的朋友。
而沒有誰出來說,我享受了什麼你們這幫平民沒辦法享受的權利。
周新前世在申海創業的時候,他的投資人里也有這一群體。
但是從給人的觀感來說,周新覺得曹永羅比他之前的合伙人來頭還要更大。
當然也有可能是錯覺。
因為周新並不清楚曹永羅是什麼來頭,記憶里的傳聞也只是傳聞。
周新笑道:「對你來說交換,學的怎麼樣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就算你一門課都不及格,也不會影響到你畢業之後要走的路。」
曹永羅苦笑一聲:「話是這麼說沒錯。
但是我還有兄弟姐妹,資源是需要靠競爭的。
家庭的資源是有限的,能夠分到你身上的資源就更加有限。
伱需要表現得比別人更加優秀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拿來燕大上學為例,上一本線就能夠來燕大就讀,如果我沒能上一本線,會麻煩很多,想留在燕京的話就只能去燕京理工或者燕京師範了。
除非我願意去申海,復旦倒是考多少分都能去。
這就是區別。
同樣的我如果在聖芭芭拉的成績夠好,未來家裏能夠幫我運作到更高一個級別的高校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背景只是助力,自身還是需要付出些許努力。」
周新承認自己酸了,不管前世還是現在,都是靠勤學苦讀才上的名校,結果對方隨便考多少分都能去復旦。
去復旦對他來說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過好在他不是十八歲,對于天龍人這種現象也見怪不怪了。
不僅僅華國有類似的現象,在國外天龍人的現象更加不需遮掩。
周新抿了一口荔枝味的氣泡水,冰涼的口感讓在溫暖環境裏想要停滯思考的大腦重新清醒,不知道為什麼這家餐廳的暖氣開得特別足。
壁爐把十二月的洛杉磯變成了八月的燕京。
「沒想到你也會有類似的煩惱。
聖芭芭拉從學術上來說不如伯克利,但是也是工科強校了。
他們在學術上的要求絕對不會低到哪裏去。」
周新之前也有聖芭芭拉讀博的朋友,那邊厲害的博士,從發表的成果上來說,並不會比伯克利的普通博士差。
曹永羅倒不會因為對方說聖芭芭拉不如伯克利而滋生不滿的情緒。
雖然曹永羅不擅長學習,準確地說是不擅長理論知識學習,但是他很擅長社交和審時度勢。
在他看來,現在周新就是大腿,他們家全家的資產加起來估計都沒有周新的身家高。
自己微末時認識的朋友能夠成為大佬,簡直不要太好。會因為朋友的成就而感到嫉妒很正常,但是讓這種情緒影響到雙方之間的正常交往那就不正常了。
周新發跡太快,曹永羅還來不及嫉妒,內心已經滿是對對方的欽佩。
曹永羅父輩同事的子女,有不少出國的,出國能夠不依賴家裏關係混的好的就沒有幾個。
大多在外面也是靠家裏關係,在金融機構做和華國相關的業務。
第三十一章 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