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社區?
為什麼不叫bbs,或者internet forum(網絡論壇)?」
當周新提出之後,第一個提出疑問的是凱特,他們新招的產品經理,之前在微軟做產品經理。
比爾蓋茨說的確實沒錯,由於拳頭遊戲的創始人團隊之前都是微軟的正式員工或者實習員工,所以他們招的第一批團隊也以前微軟員工為主。
這跟小米創業早期一大批來自金山的員工一個道理。
凱特從外表上看是典型的日耳曼風格,可能與工作有關,她的氣質很鋒利。
周新後世在半導體行業倒是見過不少這種工作狂。
「到目前為止,主流的bbs或者說網絡論壇,大多是以人的身份作區分。
比如矽谷人喜歡在某幾個特定的論壇或者bbs上混跡。
每個大學會有自己大學的論壇。
然後在這個論壇里,又延伸出基於興趣的小組。
大家有共同的興趣,經常在小組上發表言論,從線上走到線下,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和類似的身份,線下也成為朋友。
你有沒有發現什麼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我們之所以叫社區,而不是論壇。
是因為基於遊戲主題打造的論壇,實際上是不具備原本論壇的社區屬性。
現在的主流論壇,用戶們都出自同一個社區。
我們現在要通過互聯網為用戶賦予基於興趣的屬性,讓他們在我們的電子社區里產生共鳴。」
這也是後世百度貼吧之所以火爆一時,即便百度再怎麼騷操作,百度貼吧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死忠用戶的核心產品邏輯。
讓用戶基於興趣愛好構建社區。
最近都是和精英打交道,導致周新實在不敢仗着有後世紅利而小看其他人。
即便只是微軟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也能把他說完一半的理念補充個七七八八。
當然凱特不普通,她是微軟內部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只是由於辦公室政治而沒有升職。
周新看着對方深邃的眼眶說道:「沒錯。
還有一點在於,現在的論壇,它的屬性還是基於現實世界邏輯。
我現實世界裏和你有交集,所以我在互聯網上也和你繼續有交集。
這是為了擴展現實世界交際圈而設置的邏輯。
我很容易把互聯網上的朋友變成我現實世界的朋友。
這樣很好,論壇很有粘性,但是也會帶來問題。
那就是我們通過論壇也好,bbs也好,通過這些在互聯網上認識了,然後在線下見面了,關係擴展到了線下,那我還有使用論壇的必要嗎?
我們溝通交流完全可以一對一進行,為什麼還有必要繼續跟對方在互聯網上進行溝通交流呢?
隨時一個電話就能夠把朋友們喊到一起開個party,這難道不比在冷冰冰沒有溫度的房間裏敲擊着鍵盤要快樂得多?
所以一個基於現實關係的論壇做的越成功,它的用戶活躍時期也就越短。
比如大學的論壇,如果有關注的話,它的活躍度全靠大一大二缺乏社交圈的新生支撐起來的。」
周新把bbs後世為什麼沒落的關鍵點說透了一半。
凱特恍然大悟,她終於懂了在矽谷這麼久,社交論壇這種業態只有個人、小團體或者機構出於義務去搭建。
而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投資者,選擇投資論壇。
「我之前看過一篇社會學和互聯網相結合的論文,大致意思是:
將集體行動定義為跨越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間的界限,同質網絡似乎加強了私人生活中的聯繫。
但在將私人活動轉變為公共活動方面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力量。換句話說,網絡的同質性限制了可能發生的集體行動的規模和類型。
當時我沒有多想。
現在才知道,其實現在主流的論壇不太具備發展壯大能力的。」
周新起身走到黑板面前,是的,他們現在還是在車庫辦公,只是從一個車
第二十五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