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北魏朝堂發生的幾件大事宛如巨石投湖,讓看似平靜的湖面激起陣陣漣漪來。
先是畫圖院的衛明伊奇蹟般地贏過了她的叔父衛賢,以女子身份成為了御用畫師,也正式成為了太皇太后欽點執筆御真之人。而後,太皇太后以『朝廷因舉賢才而用』為由,詔保皇士族王綽接任戶部尚書一職。
而緊接着負責清查謀反案的御史中丞、左衛將軍、駙馬都尉高辰,與京兆府尹、衛王蕭昭和刑部侍郎劉玉一道,在同一日連上三道奏疏,奏請謀反案調查已水落石出,結案陳詞,才讓這起鬧得滿城風雨的謀反案得以蓋棺定論。
這三道奏疏的第一道便是確認了以亥茂為首的二十七位涉嫌謀反逆案的罪臣,依律斬首,明正典刑;
第二道則是那份三位主審官員聯名保奏為罪臣親族改判流刑的請願書;
而這第三道也是最為引人注目的,這道奏疏是高辰署名所奏,奏疏上提到了如何處置司馬炯的建議,還提議以功臣之禮加封因被牽連到謀反案中而被害身死的兩位御林軍副統領尉遲邢和丘瓚兩位將軍。更絕的是,高辰還提議削弱丹書鐵卷赦罪免死之權,以振國家法紀。
這三道奏疏前面兩道在太皇太后的示意下朝廷予以准奏,而第三道關於處置司馬炯的建議與加封尉遲邢和丘瓚兩位將軍的建議太皇太后給予贊同,唯獨對削弱丹書鐵卷赦罪免死之權這一條還有待商榷。
削弱丹書鐵卷免死之權,對恢復朝堂法度有非凡意義。而高辰建議丹書鐵卷不再世襲,只赦一人;十惡不赦之罪中有四不赦:謀反,謀大逆,謀叛,大不敬,犯此四罪者,即便手持丹書鐵卷,也不在赦免之列。
丹書鐵卷被人戲稱過保命護符,自從此風盛行之日起,有功之臣首要所求並非顯貴榮耀,反而是這一道護身免死之丹書鐵卷,不管身犯何罪都可赦罪免死,久而久之,國家法紀威嚴便已淡然無存。
太皇太后還記得,當年崔廷佑便曾提議過廢除丹書鐵卷,只是這項提議才現端倪,便被朝中士族元老們所強烈反對,只因為丹書鐵卷乃是功勳彰顯、國君所賜,如何能廢除得去,這不是大逆不道又是什麼?
再加上,一旦廢除了丹書鐵卷,沒了這道保命護符,那他們的性命與地位將岌岌可危,這可如何了得?
也因此,崔廷佑便迅速成為了朝中權貴攻訐與討伐的對象,直至後來他名敗身死。
太皇太后沒想到,幾年後她的孫女婿高辰居然如此膽大又將這條提了出來,只是這條與當年的崔廷佑不同,他並沒有一開口便要朝廷廢除丹書鐵卷,反而是在它的權利上加以限制。
可一看到這些限制後,太皇太后都不禁感嘆着高辰的聰慧機智,他所言的這些限制雖然沒有明令廢除丹書鐵卷,卻也讓丹書鐵卷形同虛設了。
太皇太后心下贊同此舉,可也不得不汲取朝中元老重臣的意見,故而在朝會上將此意見提出以供眾臣商議,原本以為此議提出後,定會遭受眾臣激烈反對,卻沒想到阻礙比預想之中的還要淡泊許多!
太皇太后倒好奇了,當年此議提出之時,群臣反應激烈,更有以死抗爭者,以至於後來此議不了了之,今日群臣這舉動,倒有些耐人尋味了。
太皇太后就此決議詢問了三個人,分別是左右丞相蕭衍和高欽,最後一個便是相州總管獨孤輳,而他們給出的意見居然都是「附議」,既然這百官、宗親、州鎮總管之首都已表態了,那這項決議自然而然便可以順利實施下去了。
當即,太皇太后便下了懿旨,將這道法令推行下去。
至此,御史中丞、左衛將軍、駙馬都尉高辰之名,響徹朝野,為百官所敬畏而被士子們所推崇!
與高辰而言,說是一舉成名天下知也並無不可了。
……
翌日,才散了朝會,我便被其他幾位駙馬爺堵在了半道,知道他們定然是有話要說,便尋了個安靜所在,讓咱們幾個連襟兄弟可以有機會好好談談。
&錯嘛,大駙馬,現在是春風得意啊!」
二駙馬穆宴滿臉笑容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他是個直言不諱、表裏如一的,笑裏藏刀什麼的,也不適合他來做了。
我原本就知道,這三個今兒個路上堵我,絕對是禍不是福,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