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光種參戶忙,參場更忙。
一參場今年起參做貨四萬丈,今年的人參產量不錯,比去年又能提高些。
四萬丈做貨,差不多可以起鮮參一百多萬斤。
這麼大的產量哪是三五天能起出來的?
從九月六號開始起參,到現在也就剛起了一半多點兒。
參地增產,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是加工廠這邊的壓力也格外大。
加工量太大,可人手不夠用,沒辦法只能動員參場職工家屬,能來幹活的都來。
另外,再從東崗、松江河等周邊地區,招一批臨時工過來。
幸虧飲料廠和礦泉水廠在夏季就搶出來了秋季的訂單,所以這個時候,可以抽調出大部分工人過來幹活。
加工廠這邊屬於材料源頭,這邊沒有產量,後頭的生產線就沒有原料,沒辦法生產。
但是加工廠只忙這兩三個月,過了時間就沒啥可忙的了,又不能單獨招工。
沒辦法,參場說的再好聽,實際上也就是個種參的。
農時在這兒呢,必須抓緊時間搶着把人參加工出來,這是首要任務。
東崗中學的學生,又到了每年的經典項目,來加工廠幹活掙班費。
反正那些學生嘻嘻哈哈的幹活,一點兒也不覺得累,還覺得挺有意思的呢。
「怎麼樣?家裏的事情都忙完了?」林啟越見到許世彥回來上班,就笑着問他。
「你家棒槌起回來,咋樣?產量高不高?」
不光是二大隊的人好奇,就連林啟越也很想知道,許世彥家裏的棒槌,產量究竟怎麼樣。
「還行,產量不錯,沒具體過秤,反正三丈可以起一麻袋,扣了土扣了皮啥的,估計一丈也能起三十斤左右吧。」
許世彥對自家棒槌的產量還是挺滿意的。
今年自家那三十來丈棒槌,大支頭貨能出來不少,趕上行情好,能賣不少錢呢。
「三十斤?還是你厲害啊。
咱場子最好的棒槌,一丈起了二十八斤,把老歷老戴他們都高興的直蹦高兒了。
你家這平均產三十斤,真行。」林啟越一聽,豎起大拇指。
許世彥笑笑,「我家總共就那三十來丈做貨的,我媳婦都把那棒槌當自家孩子似的照看。
今年開春,還給棒槌追了一回肥呢,能長的不好麼?」
正所謂的人勤地不懶,這話還是有道理的。
三十來丈棒槌,精心照料、肥水都供得上,長得好正常。
「嗯,是,這話真不假。自家的東西,咋地也用心。
不過咱場子也挺好了,我看了下,基本上都能高於開春定下的任務額。
這就不錯了,以前可不敢想,咱的參地產量能這麼高。」
林啟越只是好奇打聽,並沒有其他意思。
以目前來說,參場的產量、訂單、利潤,都遠超預期,林啟越挺知足了。
「來,看看這些報表。
縣裏一個勁兒催着咱場子也把承包製徹底落實。
但是我翻看了這幾年的財務報表什麼的,咱場這幾年的利潤成倍增長,工人的工資、獎金,也比前幾年高了很多。
而且我找人打聽了,二參場、三參場那邊,今年的單產還沒有咱們高。
我覺得,咱還是維持目前的形式就好,伱覺得呢?」
林啟越拿出來一摞文件和報表,叫許世彥過去研究。
倆人都覺得,目前一參場運轉良好,場子有凝聚力、職工有向心力。
全場上下擰成一股繩,都奔着好的方向使勁兒呢,好像沒那個必要非得承包。
「嗯,根據今年的產量來推算,每個職工完成了開春指定的任務額之外,都能有很豐厚的獎勵。
我也覺得,目前這種形式就挺好了,沒必要改變。」
許世彥翻了翻那些文件和報表,又把今年的產量以及開春定下的任務額做了對比,在心裏計算了一下。
按照目前的產量和行情來算,估計今年參場職工每人要比去年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