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發源於汴京,但它發明出來卻更早,在唐玄宗時期,便有一位姓孫的廚子做出了灌湯包。
唐玄宗甚喜此物,親自將它命名為「灌湯饅頭」,唐朝時的「饅頭」便是包子的意思。
後來到了大宋,這家第一樓便在汴京開了起來,據說還是唐朝時的秘方,不過廚子不姓孫了。
趙孝騫和魏節走進第一樓,四下打量環境。
說是「第一樓」,但其實地方並不大,一樓大約能擺五六張桌子,上面還有二三樓。
樓內的裝潢很簡陋,人們來這裏也不是衝着裝潢來的,在汴京潘樓街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這樣一間店鋪委實不錯了。
樓內的桌椅頗為陳舊,門口掛着厚厚的布簾。
神奇的是,這裏也有懷抱琵琶的歌妓,在樓上樓下遊走,央求客人點個曲子,或是陪客人飲幾杯。
陪飲幾杯酒不會那麼單純,算是默許了被客人摸摸抓抓,屬於底層階級的皮肉生意。
還有市井閒漢們在桌子之間穿梭,客人需要買什麼東西,或是別的需要引介的人和物,閒漢們便收取客人的賞錢,喜滋滋地幫忙跑腿。
後廚的小門緊閉,大約是掌柜怕灌湯包的秘方被人偷去,防得很嚴,客人若起身打算去後廚看看製作過程,掌柜和夥計會攔在門口,笑吟吟但態度堅決地請客人回去。
趙孝騫和魏節點了兩屜包子,還點了幾樣小菜和一壺酒。
熱騰騰的包子很快端上來,揭開屜布,趙孝騫發現跟前世的灌湯包有些不一樣,個頭很大,一隻大約有拳頭大小,麵皮很薄,簡直能透過麵皮看到裏面晃蕩盪的湯汁。
挾起一隻放涼後,趙孝騫迫不及待一口咬下,不忙鬆口,先從缺口處使勁吸裏面的湯汁,再咬裏面的餡兒。
這一口下去,趙孝騫差點流出淚來。
前世的味道!
一種美食傳了千年,味道居然一點沒變,幸福感爆棚。
魏節坐在他對面,一臉呆滯地看着他。
吃個包子都能流淚,這位楚王世子的精神狀態
難怪敢揍前任宰相,這人瘋起來怕是連自己都不放過。
「好吃!」趙孝騫擦了擦眼眶:「多謝立衍兄引介此地,以後我定常來。」
這都不是吃包子了,而是吃情懷,來自前世的鄉愁。
魏節扯了扯嘴角,不習慣笑的人,再怎麼努力,笑起來都充斥着一股大反派皮笑肉不笑的陰森味道。
「世子喜歡就好,此地亦常來下官。」
吃完一個又一個,趙孝騫吃了大半屜,委實吃撐了,這才端杯敬魏節。
節奏放緩,魏節說起了正事。
「世子今日上任,下官給您說說皇城司的情況,皇城司轄下有兩司,一曰『探事司』,一曰『冰井務』,二司皆受皇城司節制。」
趙孝騫不解,「探事司」能理解,顧名思義,打探情報的,皇城司的本質就是個特務機構,探事司自不可少。
冰井務是個啥?
魏節不慌不忙地解釋:「所謂『冰井務』,所司主要是宮闈之內,皇宮裏的官家太后和貴人們,夏天要用冰降暑,宮中便設冰井務,所謂『冰井』,指的是宮中藏冰之所,給貴人們提供冰塊。」
「太宗以後,冰井務就變了,它成了歷任官家在宮中佈下的眼線,專職監察宮禁宿衛之言行,不僅如此,冰井務還兼羈押之責。」
「舉凡皇城司拿問之人犯,在交給刑部或大理寺審問之前,皆由冰井務暫時羈押,當然,若是重大刑案,冰井務也會私下刑訊審問,再交給刑部或大理寺問罪。」
趙孝騫恍然大明白。
簡單的說,皇城司下面有兩個部門,一個是探事司,一個是冰井務。
探事司負責打探和抓人,冰井務負責關押和審問。
而且冰井務還是皇宮中重要的防線,它的密探潛伏在皇宮裏,專門監察那些宮禁宿衛的言行,保證官家的安全。
「咱倆是勾當公事,能節制探事司和冰井務?」趙孝騫又問道。
魏節道:「當然,探事司和冰井務隸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