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忙碌的新年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農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對這一節日又稱之為過年。
周家是個大家族,對過年非常的講究。從年三十晚上,就開始張燈結綵,貼春聯,放鞭炮,甚至連煙花都放了一晚上。那熱鬧的氣氛啊,從早晨就讓人感覺到喜慶的氣息正撲面而來。不自然的,大家的臉上已經開始張開了微笑。
當然,周家一年也奢侈不了幾回(- -!),相對於別的家族,周家還是算節省的了。但是再節省,對於每個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新年來說肯定不能有任何的怠慢。
所以周家從年三十晚上那一天,就放了十幾萬塊錢的鞭炮和煙花。而貼的春聯則是上海書法協會主席親筆寫的,光這春聯就寫了幾千張。才勉強把周家的每一張門,給貼上了。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周家到處充滿了瑞氣,喜氣洋洋的。讓忙了一早晨的周震華感覺,真的是值了。
不過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忙完,周國強似乎有心鍛煉周震華似的,把管家周伯直接安排到了周震華的身邊以後,就完全把春節一切安排的事情下放到了周震華的手中。
所以在放了一夜的煙花,大早晨的周震華又放完了「開門炮仗」以後。立刻在周伯的提點下,開始瘋狂的親筆書寫「門薄」。
「門薄」是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周家親人是有,但是基本都是娘家人。所以普通上生意上的夥伴,周父到也沒有親自前往的意思。所以這「門薄」,就成了周家對生意上夥伴拜年的一種交際活動。而外面,對能接到周家「門薄」,更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
當然門薄是周國強的秘書送去,陪同的當然還有幾十車禮品。每家送點,這一天還沒過去,光送禮就送掉了幾百萬。還好周家來錢快,否則的話怎麼支撐的下去。大家族其實也大家族的辛苦,像周家這家教森嚴的家族。如果周國強知道周震華送老丈人兩千多萬的禮品,估計怎麼也得給他兩腳。
在周震華把「門薄」寫好,由周國強的秘書送出去之後,好舒服地睡了一個懶覺的周國強終於和周母楊瓊起床了。
今年的周母,從起床的時候整個人看起來就特別的容光煥發。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那是因為往年啊,周家都沒有一個孩子在。周國強把周震華送走,過了五年沒有周震華的日子。周母現在想想心裏面都酸酸的。
但是現在不會了啊,周震華回來了。
不光周震華今年在,洪秀兒、艾米爾、華紫英、林若雅、史黛宜今年都在周家過年。讓向來喜歡孩子的周母,心裏面樂的可開心了。從一大早,在眾mm和周震華一起非常禮貌的拜年過後,立刻二話不說,每人一萬一的紅包。俗成:萬里挑一。
不光如此,在周震華難得穿了一回唐裝的他出現在父母面前很禮貌的拜年請安過後。周母當場了給了一個兩個手掌後的紅包。乖乖,最少得十幾萬啊,都是嶄新的百元大鈔。用周母的話來說,這一口氣把過去五年的都給了。
此外,今年在家的左師嫣自然也有分到紅包。左勝的女兒自然也得給個兩三萬吧。還有左家的准女婿李銘,也拿了個兩三萬的紅包。就連一直是跟屁蟲的李鐵牛,不用廢話,兩三萬的紅包肯定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