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自行解散。
雖然袁世凱一度擔憂自己的行為會招致革命委員會的不滿,因此還特意發電向吳川說明了自己解散國民黨的苦衷和迫不得已。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吳川的回電對於他解散國民黨的行為並無過多指責,而只是提醒他共和之總統並非前朝之皇帝,請他不要逾越了總統的職權。
革命委員會的溫和提醒,讓袁世凱誤以為吳川所率領的共和黨和孫、黃率領的國民黨也頗有積怨,所以吳川對於國民黨的支持也僅限於人身保護而已。試探出這個結果之後,袁世凱倒是放開了不少手腳,開始進一步集中自己在北洋團體中的權力,預備埋頭幾年再和革命委員會見分曉。
袁世凱之所以要對北洋集權,實在是在這次鎮壓南方各省民軍的過程中,北洋暴露出了過多的弊病。雖然他極力在外人面前維護北洋團體,但是張勳和馮國璋率領的部隊在南京的所作所為也是讓他在各國公使面前丟了極大的面子。
就連日本的軍事顧問也在他面前直言不諱的說道:「如果大總統不能整頓北洋軍紀的話,不要說南方各省民眾不會真心臣服於北洋,日後和革命委員會交戰時,大總統手中恐怕也要無兵可用了。」
袁世凱也知道,日本人說這話是三分帶氣,四分是真看不起北洋軍,還有三分則是對於國民革命軍的忌憚。不過他還是被日本人的話語激起了想要整頓北洋的念頭,在國民革命軍這個唯一大敵在側虎視眈眈之時,他已經不能再容忍北洋軍繼續腐化下去了。
更何況,從他接手臨時大總統開始,北洋集團就有一種天下是北洋的了的心理,因此在軍政官員的任免上,處處都以是否出身北洋作為評判的標準。這對於袁世凱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他想要當的是中華民國的總統而不是北洋的總統。
且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很清楚北洋的軍政力量雖強,但是當今中國並不止北洋一家之勢力,即便不提關外的革命委員會,光是南方各省的地方勢力也只是在名義上服從中央而已,一旦北洋暴露出獨佔中樞的意圖,南方各省肯定是要爆發大規模的叛亂的。
此次北軍南下所暴露出來的敗壞軍紀,也決定了南北之間的地域偏見有多大,北軍進入江蘇之後就好像是進入了外國一樣,肆無忌憚的劫掠殺戮平民,使得中央政府在戰前獲得的輿論同情,在南京一戰後盡皆化為烏有。
這也是為什麼,孫中山號召各省發起二次革命時幾乎沒有人響應。但是南京之戰後,山東革命委員會突然向北京發難,南方各省卻突然出現了許多抗擊北軍的地方武裝。倒不是革命委員會的號召力大過了孫中山、黃興的國民黨,而是南方各省民眾確實受不了北軍惡劣的軍紀,因此看到有人帶頭後,就忍不住響應了革命委員會的號召。
而在山東革命委員會發難後,北洋諸軍調動不靈的局面,也讓袁世凱開始意識到北洋團體內已經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這些小團體首先維護的是自己的利益,其次是北洋大團體的利益,最後才是服從於他這個北洋領袖。
面對這樣的內外局面,袁世凱也只能徹底放棄了撕毀和革命委員會達成的協議,趁着對南方的勝利之際,對革命委員會展開決戰。他只能先把精力放在梳理內政上,不僅要梳理北洋團體內部的關係,更要梳理解散了國民黨之後如何安撫那些非北洋勢力的關係上。
對於北洋團體,袁世凱以為暮氣已深,需要對北洋團體進行重建,淘汰那些只知道爭權奪利而又不能打仗的軍事人員,因此他試圖用蔡鍔這個外系將領來擔任重組北洋的任務。蔡鍔雖然不是北洋一系,但是他的老師梁啓超卻是袁世凱的政治盟友,二次革命中更是堅定的站在了袁世凱這邊,因此被袁世凱視為了半個自己人。
而對於各地的非北洋勢力,袁世凱則以為應當排斥持有共和思想的人員,從辛亥革命爆發到二次革命,袁世凱終於弄清楚了一件事,只要談論共和就不能不附和國民黨的主張,附和國民黨的主張就等於是承認孫文、黃興才是共和的締造者,這樣一來他就天然矮了孫文、黃興一頭。
且共和主義在今日的中國,天然就是反對政府的一面旗幟,只要政府管一管事,地方上的無賴文人就破口大罵政府破壞共和,欲行專制之政。袁世凱又不能去學吳川,高喊共和即是
第5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