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1915年11月12日上午,一群人站在長春火車站的二層貴賓候車室內等候着。透過碩大的落地玻璃窗,下方的鐵路線全景完全落入了等候者的眼中。
站在最靠近窗戶的梁廷棟能夠聽到身後就今天這場試驗能否成功的議論聲音,他稍稍抬頭向北望去,不遠處寬城子車站的輪廓就印入了他的眼中。在一片白色的襯托下,從北面過來的兩條鐵軌就像是一道大地被劈開的傷口,把天地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
看着眼前的這副景色,梁廷棟也頗為感覺震撼。老實說在長春待了將近三年,普通的事物已經很難讓他感受到這樣的感觸了。
從1912年起,長春就成為了革命委員會重點建設的城市,投入之大甚至一度佔據了東三省基建投入的近半投資。從1912年到1915年,整個長春建成了5.5萬棟建築,修建了1500餘公里長的街道和800多公里長的上下水道,對300多公里的河道進行了維護。
1914-1915年光是建設這座城市的建築工人就超過了10萬人,這種超常規的城市建設規模,使得整個長春城面貌煥然一新不說,也讓這座城市的常居人口接近了20萬人。這座原本在辛亥革命前不過只有4、5萬人的小城,今日已經成為了僅次於哈爾濱、瀋陽的東北第三大城市,掩蓋住了原本的省會吉林城。
他現在站在腳下的這座恢弘建築,設計於1913年,在今年夏季建成投入使用。這座過去可以作為一座城市標誌的建築,在長春不過是十幾分之一而已。已經完成的廣播大樓、交通大樓,接近完工的長春醫科大學、長春師範、市立圖書館,正在興建當中的博物館、共和宮、民族文化宮、大劇院和十月廣場等建築,沒有一座不比這座長春火車站宏偉或精美的。
隨着新長春城漸漸露出了輪廓,過去那些認為這樣大興土木實在是勞民傷財的中央委員們,現在也漸漸不再批評長春的建設規劃,反而開始期待着在長春城建設完成之後,能夠從哈爾濱搬遷到長春來了。
哈爾濱這座新興的城市雖然發展的速度也是極快,不過這座城市畢竟是俄國人為自己修建的,哪怕在辛亥革命之後把道外等地納入到了哈爾濱市區,這座城市較好的地段都已經被俄國人所佔據了。革命委員會的各部門只能分散在城市的各處,想要聚集在一起開個會都相當的麻煩。
而且哈爾濱這座城市在革命委員會的規劃下,已經成為了一座工業和商業之城,在大量人口的湧入下,現在哈爾濱城市的人口已經達到了48萬人,而哈爾濱市政廳對哈爾濱城市建設的規劃卻沒有革命委員會對長春城市規劃這麼奔放,於是哈爾濱就成為了一座擁擠不堪的城市。
雖然這種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給哈爾濱帶來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是對於居住在這座城市中的人來說,卻算不上舒適。人們永遠都在排隊等待着自己想要的城市服務,比如公租房的分配、電力供應、自來水供應和電話安裝服務等。
相比起哈爾濱的擁擠,超前規劃的長春城卻顯得有些空曠了。不管是公租房、電力、自來水的供應都是充足的,甚至一些地區都已經安裝上了煤氣管道。可以說,這就是一座等待着人員填充的城市。
當然,長春絕不是什麼空城市,在老城西面興建的工業區,現在也漸漸出現了雛形。特別是長春第一汽車廠,12項主要工廠的建築,已經全部完成,現在正在緊張的安裝動力系統和各項設備,預計明年6月就能正式開工了。
第一汽車廠的廠區有將近150公頃,廠區的建築面積達38萬平方米,廠區周邊的工人住宅區約為39.2萬平方米。光是修建這樣一個廠區,就投入了2萬多名建築工人。隨着汽車製造廠建設的接近完成,從哈爾濱不斷抽調過來的汽車製造工人,正開始讓長春西面的新城區漸漸甦醒了過來。
圍繞着第一汽車廠所修建的供電廠、供熱站、木材加工廠、農貿市場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正不斷的為西城區注入活力。除此之外,還有第一拖拉機廠、長春電氣公司等新工廠,也正在調試機器準備投產。
身處於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環境中,梁廷棟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