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工業發展委員會所在的地方原本是南崗一處私人花園別墅,在經過了一番擴建之後,現在已經成為了哈爾濱僅次於鐵路管理局的行政中心。
整個道里區的規劃,是以聖·尼古拉教堂為中心,然後城市的五條主幹道就從這裏輻射向外拓展了出去。聖·尼古拉教堂前的大廣場也被稱之為中心廣場,而中東鐵路局和工業發展委員會就位於貫穿東西城區的大直街上,不過一在西,一在東。
在1914年之前,工業發展委員會包括日常工作人員也不過只有3、40人,但是到了1917年,這裏的日常辦公人員已經超過了300人。這還沒有計入,從這裏搬離出去的能源委員會、礦產資源管理局和標準管理委員會等部門的人員。
工業發展委員會已經從一開始的工業發展規劃處和標準化管理辦公室,發展成為了工業資源、能源的調配,勞動力的管理,產業技術的整合和課題研究管理等權力的匯聚之處,簡單的說就是革命委員會所營建的工業體系的心臟。
對於主管工業委員會的賓步程來說,他覺得這是一個相當適合自己的工作,雖然這令他開始越來越脫離實際的一線技術崗位。但是能夠看到各個工業部門從無到有的建設,並打破外國工業品在中國的壟斷地位,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包括賓步程在內的許多理工科留學生們都很清楚,假如沒有革命OTg2NTc=委員會所建立起來的這個工業發展委員會的組織和投入,東三省的工業發展決不會如此迅速的開花結果。而他們最多也就是在某個工廠內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並不能如現在這樣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東北的面貌。
這一點,在他們的前輩身上,和那些被南方革命黨人拉去的留學生身上,已經表現的相當明顯了。滿清傾國之力送出去的留美幼童,雖然在回國後都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但是他們的能力並沒有改變整個國家的面貌,只是讓大清多了幾條鐵路和幾條鐵甲船而已。
至於那些被南方革命黨人拉走的留學生,除了造槍造炮之外,幾乎就沒有什麼作為了。等到南方革命黨人和北洋集團在政治鬥爭中失敗,這些留學生不是投向了北京做官去了,就是自己開辦工廠去了,他們對於南方的社會改變,可謂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同樣數目的海外留學生在東北組建起了工業委員會之後,整個東北的社會就產生了驚人的變化。也就是在這個改造社會的過程中,如賓步程等人才徹底明白了,工業化不是辦一兩所學校,一兩間工廠,製造一兩台機器。
想要讓中國完成工業化,需要對舊社會進行徹底的改造。打掉據地為王的土匪和鄉紳,確保物資和人員能夠自由流動;普及全民教育,以保證工廠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合格的技術工人;限制或消滅地主階層,從而讓農民擁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並保證資本投入到工業上而不是土地上。
不做到這三條基本原則,他們在海外所學到的理工知識,就只能作為奇技淫巧,讓那些地主鄉紳們多一些享受而已,想要改變整個國家就是在做夢了。
畢竟對於地主鄉紳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發展而是維持自己的地位,只要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他們其實並不在意由誰來統治這個國家。向滿清朝廷交稅或是向洋人交稅,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要他們還控制着土地,就能通過土地上的產出來控制土地上的人。
所以,哪怕八國聯軍或是日本人打進了中國,只要不動自己的土地,地主鄉紳們都是願意同侵略者合作的。這就是為什麼英國人要求滿清開放口岸時,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但是法國人試圖把廣州灣的地主趕走時卻遭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這也是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時,舉國上下只是譴責滿清抵抗不力,對於日本人倒是沒什麼怨言,甲午之後前往日本留學的中國人還快速增長了。但是等到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在南滿開始掠奪土地時,日本人就變得同俄國人一樣壞了。
北洋政府解決不了土地問題,哪怕袁世凱和周學熙等有見識的政治精英都看到了中國需要發展工業的急迫性,但是他們自己就是地主中的一員,自然不可能去動搖自己的根本。南方革命
第89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