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1912年北洋政府頒發《中央行政官官等法》,廢除了歷代以來的9品18級文官制度,但依然保留了文官等級品位分類制。該法將行政官員分為了特任官、簡任官、薦任官和委任官4級,除了委任官由主管長官直接任命外,其他三類都必須經過大總統任命。
1914年12月15日,北洋政府又公佈《文官任職令》,將所有文官(包括司法官)一起列入4級序列,算是徹底廢除了歷代官吏之間涇渭分明的局面。
雖說袁世凱對於官制的修改,其目的是為了鞏固其大總統的職權,但是在客觀上卻也廢除了歷代封建官制遺留下來的惡政。
比如,滿清時期在地方上的衙前小吏,這些人正經登錄胥吏名錄的其實不多,大多數是無有俸祿的白手,但是他們在鄉民面前卻代表着官府,因此常常依仗着胥吏的身份敲詐百姓。
光緒朝的游百川就說過:或貼寫或掛名,大邑每至二、三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不下四五百人。因此郭嵩燾曾說過:本朝實與胥吏共天下耳。
其次則是幕賓,也就是俗稱的師爺,清代凡官員必有幕賓替其掌OTg2NTc=管錢糧、刑名和公文諸事,沒有幕賓的官員,在官場上是沒法幹下去的。
因此,滿清時雖然號稱911名國人養一名官吏,但實際上是遠遠超過的。袁世凱頒發官制廢除了這些惡政,也算是表面上極大的減輕了民眾的負擔。
比如民國建立之後,縣衙六班公房改為縣公署二科、三科或四科,二科者:總務、財政;三科者:總務、內務、財政;四科者:總務、教育、財政、實業。縣公署內再無白手和幕賓,皆為國家財政給養之官員或公職人員。
無錫縣,公職人員不到300人,整個縣的人口超過90萬人,相當於一名公職人員管理着3200餘人;河北鹽山縣公職人員38人,全縣人口14.8萬,相當於1名公職人員管理着近3900人…
通過以上這些縣的數據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民國建立之後,中央政府在地方上的權威受到了嚴重的削弱。除了靠近通衢大道的大城市外,較為偏僻的地區,縣公署只能依賴於地方鄉紳對地方進行治理,若是當地鄉紳勢力較為強勢,則縣公署幾乎無公可辦。
我們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推動的土地改革運動,除了在經濟上打擊了地方豪紳大戶之外,也取得了對於地方勢力在政治上的打擊。但是,在對地方豪紳大戶的打擊之後,鄉村也出現了權力的真空,如果我們不能儘快的填補這一權力缺失,那麼不是被地方政府竊取了我們的果實,就是有新的地方勢力的崛起。
有鑑於此,我們經過了充分的調查和考量,認為應當在縣一級建立革命委員會監督地方政府施政,並直接對鄉村進行控制。對於鄉村的控制,實質上就是建立新組織以取代過去地方豪紳大戶在鄉村扮演的角色。
那麼這些地方豪紳大戶過去在鄉村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類:協助政府徵收賦稅,調解村民之間的糾紛,對於地方公共事業的領頭髮起作用,代表政府向村民宣告政府頒發的法令政策和組織勞役、兵役等。
因此我們認為,在最基層的鄉村應當建立以集體合作社為核心的行政村區域,然後在行政村和縣一級革命委員會之間建立溝通上下的行政機關,比如鄉、鎮機關。
這些鄉鎮機關應當設立:生產合作、文教衛生、治安保衛、人民武裝、民政、財糧、司法調解等工作委員會,考慮到財政上的壓力,工作委員會最好不要超過7個,個別中小地區的鄉鎮可以採取兼職方式壓縮部門。按照現在關外每名公職人員對應600名群眾的比例,我們應當分階段的增設編制,使關內的公職人員及群眾比例接近這個比例。
另外,行政村的幹部建議以不脫產為好,江浙湖漢北鄉鎮幹部則視情況而定…」
聽完了計劃委員會委員楊銓的匯報後,吳川並沒有立刻發表什麼意見,而是轉頭向坐在另一邊的梁廷棟問道:「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梁廷棟思考了一下之後說道:「就行政編制方面我沒什麼意見,但是對
第10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