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
「…最差的集體農場,幾乎沒有動力機械參與勞作,基本採用畜力和人力,不過在集體的互助下,還是修了不少小型的公共水利工程,對於農業生產有了一定的加成,一個勞動力的糧食產量從戰前的1000公斤上升到1500-2100公斤。
不過,這一數值和最好的機械國營農場24000-25000公斤的產值相比,幾乎還不到十分之一,可見現在我們許多集體農場和國營農場,還有着極大的糧食產量提高空間。
我們需要給農業提供更多的拖拉機、新式農具、化肥、農藥和投入建設水利灌溉工程及電力澆灌站。這樣的話,我們過去用了8年讓東北的糧食總產量翻了一番,那麼下一個十年就能讓東北地區的糧食產量再翻一番,從而達到3600-3700萬噸的樣子…
吳川一邊聽着楊銓的匯報,一邊默默的在心裏計算了一下,今年全國的糧食產量大約在1.2億噸以上,按照4.75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505斤出頭一點,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後世印度人均糧食擁有量的標準,既然後世的印度一年能夠出口1200-1300萬噸,那麼中國出口個800-1000萬噸糧食應該還是可以的。
以目前中國的工業能力來說,出口糧食大約是最快積累資本的方式了。就算現在歐洲戰爭結束了,俄國和德國也依然是世界最主要的糧食市場。當然,兩、三年以後這個情況就會改變,俄國農業一旦恢復過來,就會重新成為世界糧食的出口國。所以應該趁着糧食價格尚好的時間,用糧食把工業裝備換回來。
想到這裏,吳川伸手敲了敲面前的茶几,讓楊銓停下了匯報後向OTg2NTc=他發問道:「這些情況你理一個詳細的報告上來,到時候給中央委員們都了解一下。下面你再說一說,關於對國營農場經營方案的調整計劃吧。」
楊銓於是放下了手上的文件,拿起了自己的日記本翻找了一下,便繼續向吳川匯報了起來,「之前根據一些部門匯總過來的基層信件和控訴案件,我們在各地的集體農場、國營農場也進行了核實,除了一小部分信件是不實的污衊之詞外,大部分信件上反映的問題是屬實的。
一些集體農場的農戶確實不是自願加入的,而有些農戶在加入集體農場後也確實存在積極性不高的現象,他們私下裏抱怨最多的:一個是缺乏對於農田經營的自主權利,認為有些農場廠長完全是瞎指揮;一個是對於安排給自己的工作量感到不滿,認為存在不公平和打擊報復的現象。
我們分析了1156個農場的生產及分配情況,調查了9210名社員的家庭情況、日常勞動量、個人報酬和他們的抱怨理由。最終我們整個計劃委員會大多數人的意見是,農場位置的差異、資金的投入量、土地條件的不同、個人能力的高下,使得我們不可能令每個農場的社員都感到滿意。
我們也一致認為,在沒有可能讓每個農場、每個社員都處在相同的條件下生產生活時,試圖用統一的生產任務和組織方式去管理所有農場,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應當在計劃生產之外,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經營權,從而讓各農場的社員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從而減少社員們的不滿。
另外就是健全農場的工資制度、投資制度、上繳利稅的比例,儘可能的依賴制度去管理各國營農場,而不是依賴人際關係去管理,讓農場的普通社員也能夠了解自己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比如,我們認為農場的普通職工和場長、技術專家之間的工資差別,應當確定為6級,最高等級的工資為最低等級的1.8倍,這樣普通社員的意見就會少很多。而確定了上繳利稅的比例之後,各個農場也會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在完成任務之後,他們能夠留下更多的盈利作為農場的再投資或福利。」
對於楊銓的匯報,吳川基本上是滿意的。在沒有完成農業的機械化和科技化之前,以勞動力為主要投入的農業確實很難像工業那樣,制定一個標準的工作量。而這種農業的生產方式,雖然有利於公共水利工程的修建,但是就個人來說,收益最多的其實還是村裏的那些老弱,對青壯年勞動力來講,他們付出的勞動
第11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