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火種

第三百三十九章 火種

    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最新章節!

    不管是這些參與叛亂的佃農被國師押去做苦工,還是做軍功,跟他們半毛錢關係沒有,士紳們還基本擺脫了這次危機。

    有了「守法士紳」的匾額,除非朝廷徹底不要臉,否則大概率是不會大動他們的。

    整筆交易,雖然有其他細節條款,但核心內容,無非就是各家用幾千石糧食,來換個平安。

    這對於士紳來說,絕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條件。但是,也有精細人察覺到了問題所在。

    之前國師可是說的「以工代賑」啊。

    這裏便是要說,華夏古代,賑災主要有三種思路。

    第一種,就是開倉放糧救濟,糧食白送,也就是一口粥吊着命,餓不死也沒力氣鬧事,只適用於小規模(單一府縣級別)的災荒,一旦災荒規模跨州連府,那就不好使了,因為災民會大規模流動到有糧食的州府,吃完了就去下一處,沒糧食吃就鬧事,這麼賑災是賑不完的。

    第二種,就是不少宋朝士大夫主張的放任自由......嗯,換到姜星火前世,就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雛形,也就是黃知府「遇到困難睡大覺」的路數,精髓就是朝廷千萬別管,只需要頒佈政策給予地方救災者相關獎勵,然後等着其他地區為了謀求災區高糧價利益,主動輸送糧食販賣,進而平抑糧價就可以了。

    跟第一種賑災思路相比,一旦面臨中等規模的災荒,這招雖然看起來挺不靠譜,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在趨利避害的物價自然調控下,一般還真挺好使,當然了,代價就是會餓死不少災民。


    第三種嘛,便是以工代賑了,荒年以工代賑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最早始於春秋齊國齊景公時期,《晏子春秋》有一段故事即「齊飢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也就是說,當時發生了饑荒,大夫晏嬰諫言發侖粟賑濟,但齊景公沒有同意,當時齊景公正計劃建築一個「路寢之台」,晏嬰便假手築台之名行賑災之實,他命令下屬官吏以高酬僱傭災民,並加長道路有意寬緩竣工日期,把路寢築得高大宏偉,讓災民度過了災荒年歲。

    無獨有偶,我鐵血大宋除了放任不管,也嘗試過這種賑災思路,譬如宋神宗熙寧八年的時候,同樣是江南發生災害,越州知州趙抹奉命前去救災,他除進行賑災之外,還招募三萬民工修築城牆,對災區的民工既發給工錢又發給糧食,等於出了兩倍的工錢.....當然了,鐵血大宋雖然有錢,但是這麼多人的工錢,地方官府一時半會兒也湊不出來,所以是走的當地士大夫借貸,而且為了使有錢人願意借貸,規定由官府負責在賑災結束後償還。

    在場的士紳都是飽讀經史子集的,也確實有很多宋代士大夫家族傳承下來的,所以他們很快就想到了宋朝過去發生在江南的賑災案例。

    「莫非,國師還要額外朝我們借錢借糧食來養活這些人?」很多人開始互相交換起了眼神。

    捐幾千石糧食,換個「守法士紳」的匾額,是划算的買賣。可要是再借出去糧食和錢財,作為工酬,那他們可就虧大了。

    事實上,這既是經濟賬,也是以工代賑在清代以前從未有過大規模推行的原因。

    便是說以前做工,官府都是直接征徭役,現在做工,官府還得借錢養着你們?那官府為啥不走「自由放任」這條路呢?你們活不下去關黑心知府什麼事?

    賑災有三種選擇,而地方官員搞以工代賑,就是選了一條自己最惹麻煩的路,除了真的為國為民不怕仕途毀於一旦的好官,沒人會這麼選。

    因為在古代,組織大規模以工代賑的難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在災難面前,古代的官府人手非常不夠,而且通常守土有責,自保都來不及,怎麼組織?即便是組織了,災民裏面總會混進來綠林好漢、類似白蓮教等教派的教徒、遊手好閒的市井潑皮等等,這些人是不會老老實實幹活的,不僅不幹活,還會起來鬧事,甚至要趁機「舉大事」。

    元末幾十萬民夫修黃河,來了個「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說白了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人一多,什麼人沒有?災年亂世,還缺想要冒頭的英雄漢嗎?

    所



  
姜星火朱棣推薦: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姜星火朱棣  先生請賜教姜星火朱棣  
隨機推薦:  網遊之劍刃舞者  無敵升級王  百鍊飛升錄  逆天邪神  寒門崛起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
360搜"大明國師姜星火朱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