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聞言,嘴角微微抽搐,心中五味雜陳,但面上仍保持着帝王的威嚴):「胡亥陛下,你此言差矣。大明之開國之君,朱元璋,乃是一代雄主,其文治武功,非但在我等之中堪稱翹楚,即便放眼歷史長河,亦是少有人能及。」
胡亥(故作驚訝):「哦?是嗎?那為何我未曾聽聞其大名?莫非是歷史太過久遠,被時光掩埋了?」
李淵(輕輕搖頭,眼神中透露出對朱元璋的敬意):「非是如此。朱元璋陛下起於微末,歷經千辛萬苦,終成大業。他廢除丞相,加強皇權,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大明王朝初建之時便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其『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略,更是被後世奉為經典。只是,或許因你我身處不同時代,信息流通不及今日,故有此誤解。」
此時,天幕另一側,朱元璋的身影仿佛被李淵的話語所觸動,緩緩浮現,他目光深邃,望向胡亥,聲音中帶着幾分滄桑與威嚴:
「胡亥陛下,歷史自有其評判,非一人一言所能盡述。我朱元璋雖非完人,但自問對得起天下蒼生,對得起這片江山。你若有興趣,不妨翻閱史書,自能領略其中風采。」
胡亥(訕訕一笑):「哈哈,朱元璋陛下言重了。我不過是隨口一問,並無他意。既然陛下如此說,我自然是要好好拜讀一番的。」
隨着胡亥的退讓,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再次回歸平和。眾帝王們繼續着他們的討論,但話題已悄然轉向了對各自朝代興衰的反思與總結。
李世民(感慨萬分):「今日之聚,實乃難得。我們雖身處不同時代,但面對的問題與挑戰卻往往相似。通過交流,我們不僅能汲取前人的智慧,更能為後世子孫留下寶貴的經驗。願我們都能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創造者。」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朱元璋……一位位帝王,他們的身影在天幕上交織成一幅幅壯麗的畫卷,他們的智慧與勇氣,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而這一切,都將成為後世子孫心中永恆的傳奇,激勵着他們不斷前行,在歷史的洪流中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
天幕上也是繼續盤點道: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
天幕炸鍋了,全是聲討李世民的彈幕。
--秦始皇:「李老二!你真把你兄弟給殺了啊」
--趙高:「阿西八!這李玄武比我還壞啊!」
【天幕之下,議論紛紛,各種聲音交織成一片複雜的情感網。李世民的身影在光影交錯中顯得格外孤獨,但他依舊保持着帝王的沉穩,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時空的壁壘,直視那些指責與質疑。】
--漢武帝劉徹(威嚴中帶着幾分怒意):「李世民,你雖文治武功皆有建樹,但手足相殘,實乃大不義!朕雖也曾有過不少爭議之舉,但從未對兄弟行此滅絕之事!」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回應自己,聲音中透着無奈與堅定):「陛下所言極是,此事確是世民一生之憾。然當時局勢複雜,非一己之力所能扭轉。我雖痛心疾首,但亦知責任重大,不得不為社稷計,為萬民謀。願後世子孫能以此為鑑,避免重蹈覆轍。」
--唐玄宗李隆基(沉痛嘆息):「朕亦曾有過輝煌與落寞,深知權力之下無親情。老祖,你之抉擇,雖令人扼腕,卻也是歷史洪流中的無奈之舉。但願你能以貞觀之治,彌補這一遺憾。」
--武則天(目光如炬,語氣中帶着一絲銳利):「世民,你既有帝王之才,亦應有帝王之心。玄武門之變,雖為權謀所迫,但你若能更加寬容,或許能成就一番更加輝煌的基業。」
--漩渦鳴人:「我雖然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但也能感受到你們之間的情感糾葛。李世民,我相信你有着自己的苦衷,但無論如何,傷害親人總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情。希望你能用你的
第279章 玄武門之變,萬界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