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笑容可掬,語帶雙關):「趙某出生時,倒沒有那麼多花哨的異象。不過,據家父所言,那日趙某啼哭之聲異常響亮,竟引得村中老牛紛紛駐足,抬頭望向趙家方向,仿佛也在為趙某的降臨而歡呼。家父笑言:『此子將來必能駕馭萬民,如老牛耕地般遊刃有餘。』嘿嘿,現在看來,倒是應了家父之言。」
--武則天(在天幕的另一端,笑聲中帶着幾分玩味):「諸位帝王的異象,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武曌出生時,雖無龍鳳呈祥,卻也自有一番氣象。據宮中記載,武曌出生時,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奇異的霞光,將整個產房映照得如同白晝。更有傳言,武曌的哭聲清脆悅耳,如同天籟之音,引得宮中百鳥齊鳴,仿佛也在為這位未來的女皇而歡呼。」
隨着帝王們一個個發言完畢,天幕之上的氣氛達到了高潮。這些出生異象的故事,雖多為傳說與虛構,卻也讓在場的眾人感受到了古人對於帝王之尊的無限敬仰與想像。而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攀比大會」中,每一位帝王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現了他們的風采與魅力,讓這場天幕盤點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彈幕如流水。
天幕也是繼續盤點道:
【古代的開國皇帝好像個個不凡,如劉邦斬白蛇起義,劉秀出生時赤光照耀整個房間,這些玄之又玄的天生異象無非是為了給統治者披上一層「天命」的色彩。
李世民也是如此,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這些所謂的異象恐怕都是古人所編纂的謠言,但史書同樣記載,李世民自幼便天資聰穎,周圍人常常忽略了他的年齡,不敢小覷他。
事實證明,李世民確非常人,在他十八歲那年,隋煬帝被突厥的大軍圍困在雁門,得知這個消息後,李世民立即出兵響應,由於他年紀尚幼,此前又從未帶兵打仗,因此隸屬於當時的屯衛將軍雲定興。】
--朱元璋:「十八歲才嶄露頭角?朕十二三歲就一個碗走遍天下了!」
--道光:「乞討就乞討!裝什麼犢子!」
--朱棣:「艹!信不信我弄死你!」
天幕之下,隨着李世民出生異象的討論逐漸升溫,一股新的風波悄然醞釀。大明與大清的帝王們,仿佛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牽引,開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口舌之爭」。
--朱元璋(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服):「哼,朕十二三歲便離家闖蕩,一個碗走遍天下,歷經磨難,終成一代開國皇帝。李世民十八歲才嶄露頭角,相比之下,朕的起點豈不是更為艱難?」
--道光(面露不悅,語氣中帶着幾分嘲諷):「乞討便乞討,何必說得如此冠冕堂皇?我大清雖非開國即盛世,但歷代帝王勤勉治國,亦不乏英明之主。朱皇帝此言,未免有些自吹自擂了。」
此言一出,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大明與大清的帝王們紛紛加入戰團,一時間,天幕之下,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朱棣(怒目圓睜,聲音如雷):「道光小兒,你怎敢如此無禮!我大明開國,橫掃蒙元,威震四海,豈是你等區區滿清所能比擬?我朱棣更是五征漠北,揚我國威,你又有何功績,敢在此大放厥詞?」
--雍正(面色冷峻,語氣平和卻暗含鋒芒):「朱棣兄此言差矣。我大清入關,雖非開國,但亦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朕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推行新政,國力日盛,百姓安居樂業。論及治國功績,朕自問不輸於任何人。」
--崇禎(神色複雜,既有無奈也有不甘):「諸位前輩,勿要再爭了。我雖為亡國之君,但深知治國不易。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都有其輝煌與落寞,爭這些又有何意義?倒不如多想想如何以史為鑑,避免重蹈覆轍。」
然而,崇禎的勸解並未能平息這場紛爭,反而讓氣氛更加白熱化。大明與大清的帝王們,仿佛被某種情緒所驅使,繼續着他們的「口舌之戰」。
--嘉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雍正兄,你雖勤勉治國,但別忘了,你登基之時,可是奪了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