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香君雖躊躇滿志,但也深知謀取大事,僅憑自己一人遠遠不夠。
在縣令家做侍女的這幾年,鳳香君跟在縣令女兒的身邊,也結識了不少有識之士,當她想要尋找幫手共謀大事的時候,立馬就想到了一個人。
在一次縣令舉辦接待外客的宴會中,鳳香君在門外等候侍奉,認識了同樣在門外站着的齊博雅。
齊博雅算是松江縣的沒落貴族,屢試不第之後心灰意冷,便回了松江縣謀一個小小的錄事書佐的差使。
錄事書佐也就是錄事的小跟班,這種小官沒有品級,也沒有前途,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平常乾的也就是處理縣內大小事務文書的勾稽檢查,工作瑣碎且沒有意義。
齊博雅從小胸懷大志,自然鬱鬱不平,不過還是為了五斗米折了腰,這份差使在松江縣還算體面,足以餬口。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松江縣雖小,水卻很深,縣令貪污腐敗,草菅人命,令人髮指。
齊博雅對松江縣官場的黑暗現狀痛心疾首,拒絕沆瀣一氣,所以工作之外的場合能不參加就絕對不參加。
這次宴飲,齊博雅實在推脫不過,不得不硬着頭來,但是敬了杯酒就他退了出去,寧願在門外等候,也不願再呆在席間。
齊博雅因仕途無望,便想找別的精神寄託,能有機會學習武藝,修仙問道最好不過。
他早聽說縣令之女有一位武功高強的侍女,看到鳳香君意氣風發、颯爽幹練,便想着八九不離十就是她了,於是就主動上前攀談了幾句。
起初,齊博雅只是想在武學方面了解一二,但卻沒想到鳳香君一個小小侍女竟有如此胸懷與見識,對道家文化也知之頗深,便聊得十分投機。
二人雖然偏居松江縣一隅,但都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一時相見如故。
齊博雅拋去門第之見,對鳳香君無故男女之防,引為知己。
鳳香君自不必提更是灑脫,與齊博雅亦師亦友,在他面前毫無保留地抒發自己所思所想。
所以當鳳香君告訴齊博雅想干一番大事業拯救松江縣黎民百姓時,齊博雅沒有思考多久便答應了,他苦松江縣縣令久矣,反抗之心早已生起。
事實證明,鳳香君沒有盲目鬧事,而是先與齊博雅商量是十分正確的。
齊博雅讀過許多兵法史書,雖是紙上談兵,但也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在齊博雅的指揮下,鳳香君偷到了松江縣糧倉管事的糧倉鑰匙,同時發揮自己的煽動力,帶領幾個年輕力壯的災民,打開了糧倉的倉門。
齊博雅不是讓鳳香君開倉賑糧,而是讓她鼓動災民搶糧。
搶糧的事很快傳到縣令耳中,縣令大怒,很快就派人查清原委,沒想到竟然是自己家裏的侍女率先帶的頭,便下令把鳳香君逮捕關押起來。
鳳香君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被抓了起來,在牢中也放棄了希望,但她沒有供出齊博雅,自己一力承擔了全部罪責。
齊博雅也是聰明之人,迅速想好了對策,他便把鳳香君被逮捕入獄的消息告訴了一個共情能力比較強的災民。
齊博雅大肆渲染了鳳香君捨己為人的事跡,並暗示慫恿眾人劫獄。
災民們家園被毀,身陷水深火熱之中,早已苦不堪言,得知鳳香君為開倉放糧被抓,個個都義憤填膺,怒氣衝天。
齊博雅又聲稱鳳香君在牢獄之中遭遇了非人的折磨,更加帶動了災民的情緒,一傳十,十傳百,鬧事的隊伍越來越大。
鬧到最後,以至於周邊縣的災民都加入了進來來,浩浩湯湯的災民隊伍在第二天夜裏來到了松江縣牢獄,砸開大門,綁了衙役捕快,救出了鳳香君。
鳳香君被視為大英雄一般前呼後擁地抬了出來,災民把她高高地拋向空中,又接住,又拋起來,,又接住不斷重複。
在災民歡快的哄鬧中,鳳香君第一次嘗到了統治的滋味,感受到了被尊敬,被崇拜的力量。
她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
鳳香君當天晚上便帶領災民洗劫了縣裏的糧倉,嚇得縣令連夜逃到州府里去,請求上級支援。
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