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千秋節至。
千秋節休朝,但臣子們卻更忙碌。
王公大臣、皇子公主一大早就為李隆基獻上禮物,祝賀李隆基萬壽無疆。
興慶宮內的花萼相輝樓前,人山人海。
當然,能參加千秋大宴的臣子,都是在京五品以上的大臣。
地方官吏派人送的禮物,只能由內侍省接收。
李隆基一般是不會去觀看的,除非內侍省的人發現某種物品較為奇特。如「雪衣娘」之類。
作為大唐天子,掌天下資源,哪怕地方官吏獻上的寶物再稀奇,皇宮內也八成會擁有。
連多數五品大臣的禮物,都會放在一邊。
因為有自詡清流和真正清明的大臣,奉獻的禮物一般,有的價值可能就一個月的俸祿。
李隆基有天下的財物,也不可能因此怪罪大臣們。
大臣們都可以攜帶正妻參加宴會。
除了李适之外,李瑄的妹妹李玉瑩也來到興慶宮。因為她現在是雲陽縣主,有資格參加宴會。
李瑄到興慶宮後,將一個罐子交給宦官。
他的禮物要親自交給李隆基。
李适之、李霅等,把李隆基賞賜的金器隨便往監禮官那裏一丟。
「李員外,你的禮物倒是很簡便啊!」
李瑄見李峴只拿一段絲綢呈給監禮官,笑着說一聲。
李峴是信安王李禕的幼子,現任戶部員外郎,戶口色役使,這些都是李瑄推薦的。
「我即使拿出十匹絹,對聖人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聖人千秋,匹絹只是心意,為國盡心,才是最大的賀禮!」
李峴向李瑄拱手以後,緩緩說道。
「說得不錯,李員外有信安王的風采。」
李瑄稱讚李峴。
「不敢與先父相比。」
李峴不卑不亢的說道。
眼前的天水王,馬上封王,他父親都遠遠都比不了。
李瑄推薦李峴,讓許多大臣都以為李峴是李瑄的人。
「兩日前我在朝堂上提出的新政策,李員外有何見解?」
李瑄向李峴詢問道。
李峴是經過歷史證明的賢相,一生五次拜相,剛正不阿。
李隆基壽誕只送一段絹,符合李瑄對李峴的印象,因為歷史上李隆基遊玩的時候,官吏們爭相巴結,送上奇珍異寶,只有李峴什麼都不送。
李峴在評價上甚至超過劉晏,是李瑄想拉攏的人才。
「冒昧詢問,如何能保證老人和孩童在遷徙的時候,不會傷亡呢?如果能處理這點,大遷移則是善舉。將漢人充實邊境,以保平安,也是自古防備胡人的策略。」
李峴沒有回答,而是向李瑄反問。
「我從隴右牧監調馬三萬匹,集車三萬輛,攜帶足夠的糧食、帳篷。年邁的老人和哺乳的婦女可以坐在車上,從官道一路至隴右。」
李瑄向李峴回答道。
「天水王這樣的遷移,代價很大,會有大臣彈劾你!」
李峴向李瑄說道。
「代價是有些大,但百姓的生命和保下的疆土是無價的。若有人非要用此衡量,則是愚不可及。」
這是李瑄早已確定的策略,等物色好判官以後,就準備開始實施。
遷移百姓,可能冒着風雨,跋涉數千里,如果沒有大量車馬,對老人非常不友好。
而李瑄有權力調動馬匹,還會從河西長行轉運出一部分車子,再向朝廷申請一部分,民間借一部分。
「由此,天水王遷民計劃,只要大族豪強不阻撓,一定會順利進行。」
李峴向李瑄說着,再次對李瑄躬身一禮:「建立官辦慈幼堂,天水王的功績,堪比佛祖,功德無量!」
李峴信奉釋道,還有過出家的打算。
他二十歲的時候,曾經跟大智禪師義福在長安慈恩寺學習佛法,志向遠大、刻苦修行,想要留在慈恩寺中。
但義福告訴他:「你應該為國家盡力,緣分不在此處。」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