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京師,正因為高拱之死,鬧得沸沸揚揚。
各種流言在坊間和府邸里瘋傳。
有說書人和唱曲的,冒着風險蹭熱度,把各種流言中最吸睛的情節糅合在一起,使勁地編故事,瘋狂地吸流量。
也成功地把自己送到了新的舞台,錦衣衛鎮撫司大獄裏。
這天,新任禮部尚書潘晟、戶部尚書王國光、光祿寺左少卿曾省吾,一起進到內閣值房裏找到了張居正。
四人坐下來後,潘晟開門見山地問道:「元輔,高拱之事,西苑到底怎麼個章程?」
在眾人眼裏,內閣總理等於此前的內閣首輔,只有等真正認識到內閣總理的權柄後,他們才會改變稱呼。
張居正捋着鬍鬚,坐得十分端正。
這些日子他奉命組閣,六部尚書、諸寺正卿的人選,皇上跟他商議過後,很快就定下來。侍郎和少卿人選,又商議了幾日,幾經更換,也終於定下。
人事即政治。
君臣攜手新政改革的第一步,順利邁出。
忙完人事,張居正請旨成立了內閣條例司,以心腹王篆為治事郎中,執掌此司。
條例司專司制定內閣條例,六部諸寺名義下發的條例叫部令,內閣下發的條例叫政令。即內閣以及六部諸寺下發,各省布政司遵行的部令政令,皆出於內閣條例司和王篆之手。
張居正過目票批後,再呈送西苑。
留中的,表示萬曆帝沒有任何意見,內閣遵行便是。
御批有所修改遞出來,遵照萬曆帝的意見修改,再呈送西苑。
御批駁回的,或該條例終止,或全部重新擬定。
還有其它諸多事宜,萬曆新政,就從新制開始。千頭萬緒,都需要內閣總理張居正一一理順處理。
這段時間忙下來,他清瘦了許多。
聽到潘晟的問話,張居正的雙眼閃着精光,「皇上已經當面給我和大洲口諭,此案叫內閣與都察院聯合辦理。
本閣已經派遣精幹吏員,連同都察院御史,急赴臨清,實地勘察。」
曾省吾擔憂地問道:「元輔,該不會是有人暗害了高公吧。」
王國光看了他一眼,悠悠地說道:「三省,話不要亂說。有人暗害高公?誰暗害的?最關鍵的是誰指使的?」
「坊間傳聞,是前首輔少湖公花重金請得殺手,暗害了高公。」
「無稽之談!」潘晟和王國光不屑地說道。
「兩位尚書老爺,此事不是空穴來風。高公生前安排了蔡國熙出任江蘇右參議,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人算不如天算,蔡國熙那邊還沒有發作,高閣部卻塌了台。
據說這些日子,少湖公在府中嚇得惶惶不可終日。聽到高公被褫職,徐府連放了三天鞭炮。
還說此前嘉靖朝和隆慶朝,高公和少湖公明爭暗鬥,仇深似海啊!趁着高公塌台,少湖公老賬新賬一起算,給高公來個一了百了!」
潘晟搖搖頭,「三省,要不你不要去光祿寺,乾脆去南城茶館說書去算了!說得這麼精彩,身臨其境啊。難道這些編章回的人,親眼所見這些事?」
張居正看了一眼兩人,把目光放在了臉色凝重的王國光身上。
「汝觀,你可有話要說?」
「元輔,要是有人暗害了高公,嫁禍給你?」
「嫁禍給本官?」
「元輔,隆慶年間,你跟高公明爭暗鬥,爭奪新政改革的主導權。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現在皇上即位大寶,你與高公勝負已定,而且王遴、王世貞等一干迂腐酸儒,也被清理出朝堂。
可是他們的門生故吏眾多,明里爭不過,他們就暗施毒計,想法加害高公,再嫁禍於元輔頭上。
一石二鳥。」
是啊,確實是一石二鳥。
在那些保守派眼裏,以新政為投機的高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把他除掉,再嫁禍給張居正,讓他們一起完蛋。
豈不快哉!
室內一片沉寂,過了一會,曾省吾搖了搖頭:「高公出京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