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周是直接寫劇本,沒有將《飢餓遊戲》的寫出來。
雖說《飢餓遊戲》的在北美非常的暢銷,但是同一個故事,劉周來寫的話,不一定會像原版那樣受歡迎。
東西方的閱讀習慣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而且劉周也懶得去寫,他現在的時間,也比當初時候寶貴多了。
劉周花了一周的時間,將劇本寫了出來,然後去做了註冊備案。
寫完劇本,劉周剛準備去多倫多陪張桐和孩子的,但此時接到了安東尼.愛德華茲的電話。
「安東尼,是有好消息了嗎?」
「劉,遇到了點麻煩,事情沒想像那麼順利。」
「什麼麻煩?是他們不想賣了還是有競爭對手了?」
「都不是,是價格談不攏。」
「怎麼回事?」
「劉,我覺得你可以過來一趟。」
「ok,我現在過來。」
過完電話,劉周也起身前往紐約。
頂峰娛樂的總部是在紐約,洛杉磯這邊只是他們的製片部門。
其實荷里活有不少電影公司的總部都是在紐約。
來到紐約之後,劉周總算了解到具體的情況。
最主要的分歧,其實還是在《暮光之城》這部電影上。
頂峰娛樂是於1993年創辦的,創始人有三個,分別是帕特里克-瓦伯格,鮑勃-海沃德和大衛-格瑞特。
其中帕特里克.瓦伯格出身華爾街,也是頂峰娛樂的主要出資人,所以佔有公司最多的股份,高達42%。
而鮑勃-海沃德和大衛-格瑞特都是荷里活的資深製片人,懂得製作電影和荷里活的規則,兩人均分了剩下的股份,每人29%。
剛開始三人的心氣很高,不想小打小鬧,瞄準和頂級巨星合作。
在九十年代的荷里活,被稱為是巨星時代,當時的荷里活巨星擁有無與倫比的票房號召力。
不過對於這樣的初創公司,荷里活巨星顯然是瞧不太上的,除了用錢砸。
雖說公司剛成立,三人湊了點錢,但是顯然不足以支撐運作一部大製作。
所以在碰壁一番之後,三人也腳踏實地,從製作小成本和發行獨立電影作為公司的主要業務。
一個懂經營,兩個懂製作,三人緊密的合作,迅速讓頂峰娛樂發展起來,成為荷里活二線知名的電影公司。
在公司賺錢後,三人也開始了多元化的投資,更何況合作夥伴里有一個人本身就出身華爾街。
剛開始形勢一片良好,電影公司在源源不斷地掙錢,其他投資也在增值。
但是誰也沒想到,一場金融危機,不僅讓他們的投資打了水漂,也讓頂峰娛樂的發展陷入困境。
目前各行各業都一片哀嚎,根本就沒有融資渠道了,甚至之前確定好的電影投資,人家也準備撤資。
在荷里活,是很少全部用自己的錢來投資電影的。
一般都是有什麼項目,電影公司會投一點,然後剩下的資金都會去找其他機構或者個人進行融資。
荷里活七大幾乎所有項目都是這樣操作的,包括他們重點的系列電影也是如此。
只不過投資他們的重點項目,只有票房分成,後續的版權的利潤就和你無關了。
比如後世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它是不製作電影的,主要就是投資荷里活七大的一些重點項目。
它更像是一家影視投資公司,而不是一家製作公司。
荷里活七大的一些重點系列電影,一般人還無法參與,因為這項投資,風險極低。
除非實在拍得太爛,不然一般這樣的系列電影很少會撲街的。
這種情況下,荷里活七大就不好坑人了,票房都是比較透明的。
其實荷里活也不是經常坑人,不然一直無利可圖的話,這樣的影視投資機構也不會越來越多。
而對於荷里活的電影公司而言,他們也需要這樣的投資機構。
這能夠一舉解決他們的資金問題,而且還能夠讓電影公司開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