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嗖的一聲就飛走了。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六月底,劉周又迎來了一次期末考試。
考完試,大一就算過去了。
距離上次劉周和賈樟可幾人吃飯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
在五月底的時候,於立偉就幫劉周在香江註冊好了一間工作室,名字劉周取的很隨意,就叫做瑪珈電影工作室。
這只是個皮包工作室,完成《小武》這個項目後,劉周都不確定會不會把它註銷掉。
工作室弄好後,劉周也以工作室的名義和賈樟可的胡同電影製作公司簽署了投資合同,十萬塊也打到了電影項目的專門賬戶上。
至此,兩人也算是真正地達成合作。
劉周感覺錢打過去之後,賈樟可對自己多了分親近,少了分客氣。
劉周也趁着這個機會,和賈樟可就電影交流過好幾次,讓他受益匪淺。
因為電影七月份就要開拍了,在六月中旬的時候,賈樟可就去汾陽老家采景確認拍攝場地了。
這段時間,劉周除了和賈樟可混在一起以外,當然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正事。
除了專業課,劉周也在五月底將寫好的《想見你》的三萬字文稿給編輯曲河發了過去。
曲河親自審稿,第二天就打電話過來說,稿子沒問題,可以發。
這次的合同,雜誌社給劉周的待遇提高了不少。
主要是因為劉周的那本《一閃一閃亮星星》賣得太好了。
在首印三萬冊三天賣完了之後,加印的五萬冊在不到一個星期內再次被一掃而空。
各個省份的經銷商紛紛打電話給雜誌社催着發貨。
《萌芽》顯然沒有想到劉周這個新人的書居然賣得這麼好,讓他們此時感到既開心又懊惱。
開心當然是書賣得好,懊惱則是因為他們發現市面上已經開始出現盜版了,但是他們現在卻沒那麼多貨。
這次雜誌社主編也是發狠了,直接加印十萬冊,讓印刷廠加班加點的開動機器,然後直接發往各地的書店。
本以為十萬冊能夠頂一段時間,但是主編顯然還是低估了青少年對這本小說的喜愛。
對此時還略顯保守的青春男女來說,這本書無疑對他們有致命的吸引力,賺足了他們的眼淚,甚至牽引着他們的情緒。
而在青少年群體,一個人知道了這本小說,就意味着他周圍一大群人會知道。
這本書現在已經漸漸在全國的各個校園掀起了熱潮,尤其是結尾的那一句,「張萬森,下雪了!」更是成為一句流行語。
所以新加印的十萬冊也沒有頂多久,不到半個月再次銷售一空。
在六月中旬的時候,雜誌社這次直接再加倍,再印二十萬冊。
到現在六月底,有些地方已經又缺貨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萌芽》對劉周的態度也熱情了很多。
不僅雜誌主編親自和劉周做了交流,給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比如之前約好的採訪,他們本來是直接讓京城的工作人員來完成的,最後他們直接從魔都這邊安排了一個團隊來對劉周進行採訪。
再比如新小說的合同,連載的稿費直接給了千字一百,翻了一倍。
版稅提了四個點,給到百分之十。
劉周對此也比較滿意,沒有討價還價直接和他們簽了合同。
從事了這一行,劉周也知道,版稅提升一個點就很不容易。
因此劉周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小說賣得好,就直接開口索要百分之十五這樣的業內頂級版稅比例。
而且劉周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小說為什麼能賣得這麼好,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萌芽》雜誌社這個大平台。
沒有他們遍佈全國的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劉周的新小說將會在七月份的上半月刊開始在《萌芽》雜誌上連載,在此之前已經宣傳了一個月。
對於小說的熱賣,劉周當然是非常高興的,這意味着他又有一大筆錢進賬。
本來還在糾結下學期是去外面租房子還
第二十九章 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