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之後,諸人離開
尚秀芳、李淳風、李靖、紅拂女、虬髯客張仲堅、宋魯六人,移到甲板之上喝茶,這時,已經是下午時分,江水光輝一片,只聞江水拍打船身和岸堤的聲音,遠處的碼頭和城市,喧鬧聲隱隱傳來,像另外一個世界。
就在這時,又有信鴿而下,沒有多少時間,楊宣凝接到一張小紙。
楊宣凝並不看,隨手遞給了李淳風,李淳風看了之後,淡淡的說:「王上,李淵軍至長安,各大族豪強紛紛投效,集十三萬軍,而李秀寧,集七萬軍,前八日,已克長安。李淵立代王楊為帝,自稱唐王,立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被封為秦國公。留守太原李元吉,被封為齊國公。」
宋魯聽了,冷笑的說着:「聖上還沒有死,何以立新帝,其心可誅,而且,聖上已封王上為唐王,他竟然還稱唐王,真是不知廉恥。」
楊宣凝心中一嘆,想不到李淵還是稱唐王了,當下擺了擺手,說着:「李淵世為世家,得關中豪強之投效,得十三萬軍,自是平常,但是李秀寧何以得七萬軍?」
「稟王上,李淵起兵,長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留在長安的人質,其中就有李秀寧,李秀寧早有準備,將家產暗暗變賣,突出長安,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以區區三百人,就集兵一萬,並且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與李淵會師時,得軍七萬,得長安後,李秀寧獲封平陽郡主。」
楊宣凝默然不言,然後才嘆的說:「李閥果然人才輩出。」
的確。李淵本身就是大謀略大智慧之人,其子女,無一是庸才,難怪歷史上取得天下,實是龍蛟匯集,連女子也是不凡。
「薛舉方面呢?」
「稟王上,薛舉聯繫突厥,但突厥拒絕。因此他率軍進攻關中。」
這一句話一出,在場的人都猛吸了一口涼氣,李靖和紅拂女對望了一眼,沒有說話,而虬髯客露出了凝重的神色:「薛舉在這個時間上進攻關中?真是把握的極好。」
楊宣凝沉默了一下,然後緩緩轉過身來,深深瞧着李靖說着:「聞聽李卿是國士。當年我祖在時,曾撫坐床而說,卿終當坐此!不知李卿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頓時,人人注目,這時,天又下起小雨,蒙蒙如絲。落在了甲板之上。
李靖心知此時就是考驗,當下就立起,略以思考,說着:「李淵承七葉之餘慶,資五世之克昌;遂得地臣戚里,家稱公室,其祖父李虎,後魏隴西郡公。太尉,追封唐國公,其父親李昞,繼唐國公,北周時官居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李淵七歲就繼唐國公。其妻竇氏,是北周武帝地外甥女,可以說。家世深厚無比。」
這時雨絲迷濛。望往長河。淡淡說着:「如今李淵初得長安,關中未穩。得二十萬軍,而薛舉據隴西之地,眾至十三萬,出兵關中,二者可算是旗鼓相當,各有勝機,但是綜合而論,李淵根基深厚無比,而薛舉只是金城一小吏出身,因此,李淵可敗,薛舉不可敗,一敗就土崩瓦解,再難翻身。」
宋魯呆了半晌,點頭說着:「的確如此,除非薛舉連連得勝,以勝得勢,不然的話,一敗就再無挽回餘地。」
他出身宋閥,當然知道其中的可怕,世家最可怕的,其實不在於自身實力,而在於人脈和威望,只要有一定實力,各地人才就依附而來,形成滾雪球一樣的趨勢,而白手起家的,在這方面就虧了許多。
現在既然薛舉和李淵的勢力差不多,那薛舉地吸引力、控制力、消化力,是遠不能和李淵相比,因此除非連戰連勝,不然根本不是對手。
張仲堅也自立起,長河就像一條浩森的玉帶,宜延至群峰的盡處。點頭說着:「正是如此,正是如此,不過,唐王……」
說到這裏,他不由頓了一頓,現在李淵也稱唐王了,真是不好稱呼。
又說着:「王上布的好局,現在聖上大軍,已直逼興洛倉,李密再難拖延,如果聖上能夠大破瓦崗軍,入主洛陽,那關中震動,畢竟聖上之都,就在關中,禁軍也多出於關中門下,李淵再難得心應手,控制關中。」
宋魯沉吟片刻,沉聲說着:「洛陽王世充,這時再難拒絕聖上,李密與聖上交戰,迫在眉睫,就這一個月內見分曉,而這點時間,李淵萬難徹底打敗薛
第九十八章禮包師妃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