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館開張,暫聘得鎮中醫師坐堂,待日後出山尋得良醫再補充即可,不在話下。
學堂啟課,授業先生,則是由四十有三的吏部驗封司主事許直,許若魯親自擔任。
當然啦,這其中邱致中亦是功不可沒,其費了好一番口舌,方才說動人家許主事任教!
都言進而取仕直入廟堂,匡扶社稷,退則隱居山中,開言授講。
好在這許若魯性子憨直,亦頗有些文人氣度,這才不曾過分推諉,甘領辛勞!
除此外,這幾日,邱致中勞苦功高,所達成之事還遠不止如此!
其一人實就分身幾處使喚,先是獨自斡旋在幾個朝中老臣之間,將先前蕭靖川所授意的,關於要求倪元璐倪尚書帶隊,領李士淳、林增志二人先行南赴,攜太子手書直奔南京傳諭之事變着花樣與切入角度,總算談妥。
且其又馬不停蹄跑去與太子商議,依簫郎之計,親定商談手書內容,以致此要事得以順利促成!
另,邱致中鎮中情報棧業已初創妥當,又分派了幾個好手細緻研判了朝臣南赴之具體路線與時間,好為日後暗中相護,同往等一干細則敲定準確。
募兵事項,則由蕭靖川主抓,分派齊大勇及金鉉二人領帶兵士於鎮東鎮西兩處設立募兵招收點,遴選體健德厚之青壯山民作入伍準備,發放安家銀子每人三兩,新募兵丁則交孫培忠統一管帶整訓。
短短三兩日,已募得鄉勇七百餘人。
在募兵之事中,族長許嘉霖、嘉祿二位堂兄弟,亦出了大力,由族長親自擔保引薦入伍者亦不在少數。
其間,又合族聯合保舉那蕭靖川剛入九龍鎮時,祠堂中曾開言與話的許家三老太爺之長孫許繼祖入伍,以為鄉勇魁首。
許繼祖此人,三十歲年紀,生的結實壯碩,有膀子力氣,亦曾跟民間老把式習過幾年武,蕭靖川於情於理無法推諉,便任了百餘鄉勇歸他管帶。
九龍鎮東北臨時紮營點,兵營改建工作亦在緊鑼密鼓施工之中,王傳武統籌管治。
遂至四月初三日,諸事已立,九龍鎮中根據地雛形初現。
李虎臣、馬銘祿、劉文炳、鞏永固四人,則被安排帶所部兵馬繼續剿匪。
三日功夫,已又連克三處較大些的匪窩,新繳獲白銀五萬三千兩,糧食一萬八千石,鳥銃千餘,冷兵器無算。
【剿匪新斬獲!】
【白銀:5.3萬兩;糧食:1.8萬石;鳥銃1000餘,冷兵器無算。】
【戰損兵卒:133人。】
............
【兵馬計算!】
【孫培忠部:100(原神機營)+200(新募鄉勇)= 300人】
【王傳武部:100(原神機營)+200(新募鄉勇)= 300人】
【李虎臣部:68(原騎兵部卒)+110(神機營調撥)-78(剿匪戰損)+100(新募鄉勇)= 300人】
【劉文炳+鞏永固合部:100(神機營調撥)-55(剿匪戰損)+100(新募鄉勇)= 145人】
【許繼祖部(新晉):100(同族鄉勇)= 100人】
【合計兵馬:1145人】
【後勤儲備!】
【白銀:3萬兩(剿馬大棒子)+5.3萬兩(後剿匪所得)-3000兩(發餉)-2200兩(募兵安家費)-500兩(購置宅院及裝配)-1000兩(兵營籌建經費)= 7.6萬餘兩】
【糧食:1.2萬石(剿馬大棒子)+1.8萬石(後剿匪所得)-1500石(兵士消耗+接濟鎮中貧戶+兵營籌建募民夫所費)= 2.8萬餘石】
【武器裝備盈餘:2門虎蹲炮(暫留兵營,剿匪曾用);鳥銃(800餘支)】
............
四月初四日,九龍鎮中諸事初立有成,而倪元璐等文臣又急於啟程南赴,遂蕭靖川研判形勢後,與邱致中等商議,決議起行開拔,帶部隊即刻出山奔赴三坡界東南外之易縣!
此一行程,一來有起兵監護帶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