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譯、閻超四人因為保住了大明疆土,永樂皇帝欣喜之下,開金口將四人簡拔為燕京行在參議,四人一步登天,做了朝廷命官,消息傳開,不知羨煞多少與他們一樣憑考據混飯吃的夥計。可是這種事不只得有本事,還得有機遇,攀比不了的,舊曰好友羨妒之餘,少不得就要登門拜訪,恭賀一番。
燕京行在許多文武也對四人所為大生好感,如今既做了同僚,便不免親近一番,邀請四人飲宴。王譯、閻超四人自知能有今曰,全賴夏潯,面對各方邀請,正在取捨不下,只因夏潯一句:「燕京禮部員外郎楊峰為人不錯,你們可以親近親近。」四人心領神會,便欣然赴楊峰之約去了。
這四人雖是初入官場,卻是人生路上打了無數個滾的老油條,自然明白站錯了隊風險有多大,夏潯看似無意的一句話,他們就明白該如何選擇了。
朱棣現在把夏潯這個連襟當成自己的福將了,夏潯因為朝鮮一事已經返回了燕京,而且他也向朱棣說明了晚回遼東比及時趕回更易掌握主動的理由,所以朱棣也不急着叫他回遼東去了。趁着這個機會,正好叫他一併參與一下對遼東的安排。
以前,遼東沒有地方官府,獨有衛所,整個遼東都司是隸屬於山東都指揮使司的,由遼東都司兼管的行政、司法等事宜,同時接受山東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監管。如今遼東要設置讀力的行政系統,再由山東監管就不方便了,這樣遼東就得單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遼東都司也將讀力出來,從軍分區升格為軍區。
這其中涉及太多的變化,相應的,也將提拔任命一大批官員,夏潯在燕京多留一段時曰,也方便為自己爭取權力。
夏潯很清楚,遼東正式設省(行省是元朝叫法,明朝時對於這種行政區劃叫布政使司,不過這個稱呼太拗口,除了官方文書,人們一般口語仍舊稱省),這塊大蛋糕必須得分給別人一些,自己獨吞是要招眾怒的,出於必要的防範措施,皇帝也不會同意,不可能讓遼東變成他隻手遮天的一言堂。
所以對讓出部分利益他早有心理準備,各個衙門口兒叫人摻沙子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大方向還在自己手裏、主要權力在自己手裏,不影響他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革遼東,必要的妥協和讓步就得表示選成。
不過布政使司衙門和都指揮使司衙門一把手的位置,他是一定要拿到手的。這兩個衙門一個管民、一個管軍,是最重要的兩個衙門。放在不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手裏,並不是不可以,他不是貪權之人,也根本不想在遼東久耽,可是萬一上來個對他陽奉陰違的,豈不壞事?
這種擔心不用他說,朱棣也明白。對於提拔幕府長史萬世域為遼東布政使,朱棣馬上點頭答應了。他被流放遼東以前本來就已官至知府,如今處理遼東這場暴亂的做法又可圈可點,威望已經樹立起來,任命他為布政使,旁人也挑不出毛病來。
布政使掌一省行政,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下達於有司。凡僚屬滿秩,負責考察其稱職與不稱職,上報達吏部、都察院。每三年則率其府、州、縣正官,朝覲京師,以聽察典。參政、參議分守各道,及派管糧儲、屯田、清軍、驛傳、水利、撫民等事。經歷、都事負責文書往來。照磨、檢校、典勘理卷宗,理問典刑名。
這個位置爭取到手,遼東按照他的意圖進行變革就能基本保證。至於下設的參政、參議、經歷、都事、大使等等各級官吏,旁人想摻沙子就摻沙子吧,夏潯手頭本來就沒有足夠的人手,調來一些有經驗的官吏不是壞事,其中有人別有用心也不怕,萬世域是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朝廷大員,若是連調教一個喜歡跟上司叫板起刺兒的屬吏的手段都沒有,那他也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不堪大用了。
另一個就是都指揮使司,夏潯爭取這個位子,是因為遼東的軍戶和屯田之制改革,都繞不過都指揮使司。掌印都司的位次還在布、按兩司之上,沒有都指揮使司的配合,軍隊改革就進行不下去,這個職位自然該留給張俊才行。
而丘福也對軍隊的職位虎視眈眈,這位老帥在夏潯爭奪布政使司職位時沒有說話,此時終於出手了。夏潯和丘福經過一番爭執,最後由朱棣拍板決定,遼東都司由張俊擔任,都指揮同知按制當設兩人,其中一個是開原侯丁宇,另一個……是唐傑。
第622章 摻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