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
「恭送大法師登臨極樂。」
陸炳執着佛禮,送了雲溪大法師們最後一程。
圓寂台上的佛經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報國寺僧眾的誦讀《往生經》的聲音。
圓寂。
於佛門得道高僧而言,非是苦難,而是盛大之禮。
佛音在寺院中迴蕩。
張元功望着所有人都莊嚴肅穆的樣子,總覺得哪裏違和,可又說不上來。
只能默默地注視着柴木燃燼,六位佛門大法師的蹤影已然逝去。
往生之音緩緩消失,慧真大法師走到圓寂台前,用禪杖撥散餘燼,找到了些『石頭』。
這便是『舍利』。
慧真大法師從中挑出了最大的六顆舍利,也是六位大法師身出的六顆大舍利,然後,向陸炳討要了妙法大法師那顆舍利,配以金、玉佛珠,串成串,慧真大法師親自為其誦經開光,戴在了陸炳的手腕上。
「佛祖保佑,願都指揮使收斂好殺之心,與民更始。」慧真大法師的聲音中,總是透露着難言的慈悲。
陸炳知道,這番話,慧真大法師還是兩個意思。
佛祖保佑,指的是希望這串舍利手串,能化解陸炳手上百萬生魂的孽力。
那個所願,是種祈願,但慧真大法師所祈的,不是陸炳,因為陸炳只是把快刀而已。
真正所祈的,是端坐玉熙宮中的那位皇帝陛下,別再殺了。
「多謝七位大法師和慧真大法師賜寶。」陸炳受下了舍利手串,對慧真大法師的『保佑』表達感謝,卻對那個祈願不置可否。
佛門高僧舍利。
具體作用說不清道不明,但放在外界,永遠一顆難求。
凡是大佛寺,都設有圓寂塔,專門盛放圓寂高僧舍利。
在佛門眼中,這是重寶,在世人眼中,這也是重寶,又是神佛轉世身的慧真大法師親手開光,這一串舍利手串,說是價值連城也未嘗不可。
能傳家,傳代的好東西,理應回以感謝。
至於『好殺之心』,甭管是指他,或是指聖上,在陸炳看來,佛門不如自己先安分下來,再談論好殺之事。
沒有東直門外的『佛光普照』,沒有西直門外的『獨眼石佛出世』,誰又能讓佛門七位大法師同日圓寂呢?
受下重寶,陸炳臨出山門時,對慧真大法師撂下了句勸告,「世道變遷,大法師、報國寺…佛門,當順應天意。」
皇帝。
又稱為天子。
天意,在某些時候,就是天子的意思,順應天子,或能少些劫難。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陸炳、張元功行走在前去玉熙宮的路上。
張元功一直在瞅陸炳右手手腕上那串舍利,眼神中,流露出清澈的愚蠢。
這一日,跑到東,跑到西,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東直門前,妙法大法師那手『佛光普照』,可以理解為妙法大法師為了宣揚佛門,招攬信徒。
那西直門前,令人覺得忌諱的『獨眼石佛出世』,佛門所為是為何呢?
以及,作為錦衣衛都指揮使的陸炳,罪孽滔天,要是下入地府,恐怕直入十八層,日日千刀萬剮千年都不為過。
但這樣的人,卻得到了佛門大法師所贈的七顆舍利串成的手串,以後讓人看到,還以為這是天下第一等大善人呢。
進入西苑宮禁範圍,陸炳、張元功便下了馬,徒步朝玉熙宮而去,在路上,張元功終於表達了心中疑惑。
「國丈爺可知,凡人畏果,菩薩畏因?」陸炳撥着舍利手串,心頭輕鬆道。
張元功出自前英國公府,不是紈絝子弟,對佛門的因果也知道一二,答道:「凡人畏果的意思是,凡夫俗子通常只關注事情的結果,當不好的結果出現時,才會感到害怕。
菩薩畏因,則是說菩薩不同,菩薩關注的是造成結果的原因。」
「是啊,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過去幾百年、幾千年,佛門種的是什麼因?或許能以『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