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兩端的人都投入蔭涼匯聚,脫衣服、拭汗、喝涼茶、搖扇子,玩牌賭博什麼樣的都有,兩人不顧旁人目光,很快來到了元朗的巴士站。
說是巴士站,其實也不過幾輛車。但這確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一邊廂受惠於政府從這兩年起興建新市鎮的規劃,從前新界的農地陸續被發展為新的衛星城市,來往新界及九龍的交通需求亦急增。而這些新市鎮早期又未有完善鐵路網絡鏈接,九廣東鐵的電氣化也是到了1983年才全面完成,加上紅磡海底隧道於1972年通車,來往維多利亞港兩岸的陸路交通又出現了新的市場和需求。故在這段時期,巴士服務絕對成為了不少市民的必需品。
贏病己有些感慨自20世紀初起,手拉車、出租車、公共汽車在香港相繼出現,一個世紀以來,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登台、表演、退出、重新亮相……為我們不斷上演着一台氣勢恢弘的歷史好戲。
贏病己還記憶猶新早些年,一首方言廣告歌:「搭上巴士拿,快趣好世界;行路摩得多,車仔無甘快;一粒銀之馬,快搭巴士拿。」朗朗上口的歌,有趣得來又覺新鮮,讓他很是喜歡。
車站上等車的人不多,贏病己拉着躍躍欲試的李若彤跟着人流登上車,隨處找了個位子坐下。車廂是鐵質的,顏色上半部為奶黃色,下半部為深綠色。由於此車是車廂形態而且車身短,所以市民形象地將它們稱為「火柴盒」。
這個時候的巴士每車員工8人,分兩班制,每班4人一個司機、一個助手、兩個售票員,雖然為了節約成本,巴士公司已經嘗試將巴士改進,試圖將巴士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全車只由一位司機操作,不設售票,乘客上車後自行把車錢投進錢箱裏,不設找贖,不過這個舉措要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全面普及,現在仍用固有的方式運營。
車分前後門上落乘客,車門是推拉式的門,由售票員人工拉動。駕駛室與車廂之間也是用鐵板隔開,車廂內設有硬凳,有靠背,兩人一排,有座位20個,連站位可載客40人左右。贏病己雖然腦海中的記憶做過這類巴士,卻沒有真箇體驗,現在倒是有滋有味的享受起來。
李若彤坐在窗戶邊,靠內的位子,贏病己坐在她旁邊緊緊挨着。聞着少女身上香噴噴的清芳體香,他雙手抱胸,笑睇着眼前的李若彤,輕輕說道:「我們去港島東逛逛,順便辦點事情。」
李若彤瞅瞅他,不咸不淡的點點頭。將眸光掃向窗外四周,所看過的景物,不管是窗外街道的景致,還是巴士,都饒有興致的樣子。
等了幾分鐘,見時候到了人也夠了,女售票員出身的女司機風風火火開着沖啊!
穿過啲噠作響的石板路、清涼的老榕樹、以及老舊電影院、兩人坐在架載着自己等人的巴士,望着窗外快速越過的風景,靜靜地誰也沒有說話..。。
長路漫漫,坐着坐着,在安靜的環境裏小妮子李若彤忍不住乏了,困呼呼地打着瞌睡將頭低垂着,越來越低,到最後將頭倚靠在了贏病己的手臂肩膀上還不自知。
呵,合着當我是枕頭啦!
不過被一個小靚女枕着,貼着她軟軟的身子,贏病己倒沒有半分不介意她親昵的動作,望着她酣睡的樣子,心想從新界元朗起步,到香港東區需要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中途需要轉車荃灣區葵新區,再到深水埗和九龍一路都是一個累人的事,因而也難怪她累了。
「看來,以後或許該搬家了。」考慮時間問題,贏病己忍不住想,畢竟未來的中心是在九龍香港島那邊。
又過了相當的一段時間,眼看目的地快要到了,贏病己也從假寐中清醒過來。
輕輕拍拍李若彤嫩滑的臉蛋,贏病己叫醒她道:「彤兒,快醒醒我們到了。」
李若彤迷糊的吸了吸鼻子慢慢睜開眼。
不在乎的掀掀嘴,她說道:「我們這是到了哪兒了啊。」
待她將頭拿開,贏病己才扭扭脖子,發出爆粒的響聲,再伸了個腰,活絡了身子舒服道:「已經過了九龍,咱們現在在香港東區。」
「呀!」李若彤俏皮的吐吐舌道:「不知不覺就睡着了,醒來就到九龍這邊啦。」
眼看大部分乘客都下去了,贏病己沒有應話,起身道:「下去再說。」
10·和小龍女游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