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經歷
孔有德,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出身鐵嶺的礦工家庭,雖不識字,卻自幼展現出對弓馬的天賦。天啟元年(1621年),後金勢力在東北地區擴張,佔領遼陽和瀋陽,孔有德與其兄孔有性投奔明朝將領毛文龍,這標誌着孔有德軍事生涯的開始。
毛文龍在遼東沿海地區組織抗金力量,孔有德參與了着名的鎮江大捷,這場勝利在當時提振了明朝士氣。隨後,孔有德隨毛文龍轉戰朝鮮皮島,繼續對抗後金。在皮島期間,孔有德與同鄉耿仲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甚至結拜為義兄弟,自此「孔耿」之名並稱於世。孔有德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讓他迅速晉升,最終被毛文龍收為養孫,並賜名永詩,以表彰其卓越的軍事才能。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薩爾滸戰役是後金崛起的轉折點,努爾哈赤領導的後金軍在此次戰役中擊敗了明朝大軍,確立了在東北地區的主導地位。此後,後金勢力不斷擴大,到崇禎年間(1628—1644年),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北地區。隨着後金的壯大,其對明朝的威脅日益增加,尤其是對山東半島的覬覦,因為這裏是防禦後金軍南下侵擾中原的天然屏障。
山東半島的戰略位置至關重要,它不僅是連接中原與東北的咽喉要道,也是海上防線的關鍵節點。隨着後金的威脅日益逼近,山東半島成為了明朝北方邊防的最前線。為了防止後金軍從海路入侵,明朝在山東沿海加強了防禦,而孔有德與耿仲明等人在這一區域的活動,正是明朝邊防策略的一部分。他們的任務包括巡邏海域、打擊海盜以及隨時準備迎擊可能的後金海軍。
二、吳橋兵變
崇禎四年(1631年)的吳橋兵變,是明末動盪局勢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不僅揭示了明朝軍隊內部的矛盾,也加速了孔有德與耿仲明等人最終投向後金的步伐。這一系列事件始於皇太極率後金軍隊進攻大凌河城,將祖大壽的守軍圍困其中。面對緊急情況,孫元化派遣孔有德率領部隊進行救援,然而,天公不作美,孔有德的海上救援計劃因颶風而受挫,被迫返回。
隨後,兵部再次命令孔有德從陸路支援大凌河。孫元化則讓孔有德帶領八百騎兵前去增援。但是,登州遼東兵與山東本地人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加上沿途百姓的冷淡對待和生活物資的匱乏,導致了軍隊的士氣低落。當孔有德的部隊抵達吳橋時,惡劣的天氣條件加劇了士兵們的不滿。在一次與當地大戶王象春家的衝突中,士兵因飢餓而闖入其家中覓食,未付錢款,引發糾紛。孔有德對這些違紀士兵採取了嚴厲的懲罰措施,這反而激起了士兵的強烈反抗,最終導致了吳橋兵變的爆發。
李九成利用士兵的不滿情緒,說服孔有德一同反叛。孔有德與耿仲明內外呼應,攻佔了登州。在兵變過程中,孔有德自封為都元帥,展現了他意圖掌控局面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孫元化忠於朝廷,不願參與叛亂,孔有德因此放走了孫元化,顯示出其在特定情境下的某種道德考量。
吳橋兵變的發生,不僅反映了明軍內部的嚴重裂痕,還揭示了地方官員與中央政府之間的信任危機。孔有德的行動,雖出於對毛文龍被殺的不滿和對士兵困境的同情,但也開啟了他與明朝決裂的道路。
三、登萊之亂
崇禎五年(1632年),孔有德與耿仲明領導的叛軍在吳橋兵變後進一步擴大了他們的勢力範圍。正月間,孔有德揮師東進,目標直指登州。登州守將孫元化,曾是孔有德的上級,對孔有德抱有招撫的幻想,因此未能及時加強城防。孔有德利用這一點,派遣300名士兵詐降,混入登州城內,與城內的耿仲明裏應外合,於夜深人靜之際突然發難,迅速控制了登州,俘虜了孫元化以及宋光蘭、王梅等多名官員。總兵張可大誓死守城,最終在水城失陷後,選擇殺死自己的妻妾以免落入敵手,隨後自盡於太平樓,以身殉國。
孫元化雖被俘,但不久逃脫,返回天津,最終還是因叛亂之責而被明廷處死。孔有德的叛軍繼續擴大戰果,黃縣也很快落入其手中。面對這一危局,明廷緊急調遣謝璉為副都御使巡撫登萊,同時提拔徐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