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 第190章 申時行:從狀元到首輔,明朝文武雙全的傳奇人生

第190章 申時行:從狀元到首輔,明朝文武雙全的傳奇人生

    一、早年經歷

    申時行,出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八月十六日,也就是公元1535年9月12日,他是長洲(現今的江蘇蘇州)人,出自富商申士章之家。他的早年經歷充滿了轉折與機遇。由於其祖父在年幼時過繼給了徐姓舅家,申時行在童年時期姓徐。直到後來高中狀元,他才改回申姓,歸宗認祖。

    蘇州,自古以來便是江南文化的發源地,商業的繁榮吸引了無數商賈雲集於此,同時,它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在這種獨特的文化與商業雙重滋養的環境中,申時行自幼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聰明才智,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既承襲了文人的儒雅氣質,也汲取了商人的精明幹練。

    申時行的學術道路異常耀眼。在應天府鄉試中,他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脫穎而出,獲得了進京參加會試的資格。對於任何一個學子來說,這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意味着離最高學府的殿堂僅一步之遙。

    二、翰林編修

    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春天,一場決定無數士子命運的殿試在京師展開。申時行以其卓越的才華,在近三百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被評定為榜首,榮獲狀元之譽。根據慣例,狀元將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職位,負責編纂國史,申時行自然也不例外。進入翰林院後,他勤勉工作,不久便晉升為左庶子,雖然名義上是東宮左春坊的長官,但實際上,申時行更多地是在以左庶子的身份執掌翰林院事務。隨後,他又被提升為禮部右侍郎,成為禮部的副手,負責協助部長處理各項禮儀與文化事務。


    然而,申時行的仕途並未止步於此。在經歷了世宗與穆宗兩朝交替之後,萬曆五年(1577年),他被委任為吏部右侍郎,這是一個極其關鍵的位置,因為吏部掌握着官員的選拔與任命,其重要性在六部之中居首。此時,明朝的改革派領袖張居正正處於權力的巔峰,作為申時行的「座主」(即主考官),他對申時行寄予厚望,認為他是一個可以信賴並執行自己改革計劃的人選。

    申時行在吏部的任職,完全符合張居正的期待。他處處遵循張居正的意願,使得後者對申時行的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個難得的能人。然而,就在張居正改革如火如荼進行之際,他的父親不幸病逝,按照傳統禮制,張居正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三年。面對國家改革的大局和個人的倫理責任,張居正陷入了兩難境地。戶部侍郎李幼孜提出的「奪情」建議,即讓張居正繼續留任,引發了朝野的廣泛爭議。張居正的政敵趁機群起而攻之,迫使他在輿論的壓力下返回江陵老家履行喪禮。

    三、進入內閣

    張居正離開京城返鄉守喪之際,深知國家大事不能無主,於是向神宗皇帝推薦了兩位親信進入內閣,以補足他在朝中的力量。這兩位人選分別是禮部尚書馬自強和吏部右侍郎申時行。神宗接受了張居正的建議,隨即下詔,馬自強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學士,而申時行則被授以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的重任,二人正式加入內閣,參與國家重大決策。

    申時行的晉升並不止於此,不久之後,他便被提升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這一連串的升遷,顯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與影響力日益增強。此時,內閣中除了新入閣的馬自強和申時行之外,還有呂調陽和張四維兩位老臣。然而,呂調陽因年事已高且身體多病,實際上已經很少參與內閣的日常工作,這就使得實際在內閣中活躍的閣臣僅剩下張四維、馬自強和申時行三人。

    在張居正離京的日子裏,神宗皇帝特別下令,所有重大國事需迅速報告給張居正,由他做出最終裁決,而一些較為次要的政務,則交由張四維全權處理。在這樣的權力架構下,申時行在內閣中的位置顯得較為邊緣,主要是起到輔助作用,尚未能發揮其獨立的決策能力。儘管如此,申時行並未因此氣餒,他深知自己在內閣中的地位仍有待提升,而這也是他進一步施展抱負的機會。

    四、鬥爭言官

    萬曆十年(1582年)的夏天,隨着張居正的離世,朝廷內的權力格局發生了顯着的變化。張居正去世不久,便遭到了反對派的猛烈攻擊,其政策和



  
楓之羽推薦:  
隨機推薦:  校花的貼身高手  不滅武尊  逆天邪神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