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清朝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人物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的品質被載入史冊——福全。作為順治帝次子、康熙帝的兄長,福全的一生不僅充滿了傳奇色彩,更見證了清朝早期對外戰爭中的重要轉折點。
一、幼年立志
順治十年(1653年)七月十七日,福全出生。自小便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當順治帝詢問他的志向時,他回答:「願為賢王。」這一句話預示着他未來的人生道路將充滿榮耀與挑戰。
二、封王與議政
康熙六年(1667年),福全被封為裕親王,並被授予議政之權。這一時期,福全開始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
三、烏蘭布通之戰:初試鋒芒
烏蘭布通之戰是清朝與準噶爾部之間的一場關鍵戰役,發生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面對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威脅,康熙帝任命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領清軍主力從古北口出征。與此同時,常寧被任命為安北大將軍,從喜峰口出兵。出征之前,康熙帝親自在紫禁城太和殿為福全授印,並送行於東直門,顯示了對此次軍事行動的高度重視。
八月初,在赤峰附近的烏蘭布通,福全與康熙帝共同指揮的清軍遭遇了噶爾丹的厄魯特軍隊。面對敵人堅固的「駝城」防禦體系,福全迅速調整戰術,試圖打破僵局。厄魯特兵士依仗天險,在隔河的密林中佈陣阻擊,並在高岸上排列了一萬多頭駱駝,使其臥地,駝背上搭上箱垛,蓋上浸濕的氈子,形成了一條掩體防線,即所謂的「駝城」。厄魯特主力部隊從「駝城」垛隙放槍射箭,進行了頑強抵抗,導致清軍初期遭受較大損失。
為了扭轉戰局,福全在天黑時命清軍左翼從山腰插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打得敵軍措手不及;右翼則在河岸泥淖處拼死硬攻,最終攻入「駝城」,大敗厄魯特軍。這場戰鬥異常激烈,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清軍通過巧妙的戰術調整,最終打破了厄魯特軍隊的堅固防線,取得了烏蘭布通之戰的勝利。
在取得初步勝利後,福全面臨了噶爾丹的外交挑戰。噶爾丹派人至清軍大營前索取土謝圖汗等人。福全毫不退讓,斥責噶爾丹入侵無理,並拒絕了這一要求。隨後,福全派遣使者濟隆等人帶着書信,以及一百隻羊、二十頭牛去敵營,以穩住噶爾丹。福全與使者們進行了堅定而冷靜的交涉,迫使噶爾丹承認錯誤並請求寬恕。福全針鋒相對,指出即使土謝圖汗有罪,也應該由皇帝來處理,不能僅僅聽信噶爾丹的一面之詞。通過這一系列外交手段,福全成功地讓噶爾丹低頭認輸,並派使臣拿着奏章和保證書前來請罪,表示願意撤出邊境,聽從發落。
四、撤軍風波
在烏蘭布通之戰取得初步勝利後,福全面臨着一系列複雜的決策。雖然清軍已經重創了噶爾丹的部隊,但是戰爭並未結束。福全深知,要徹底擊敗噶爾丹,還需要進一步的軍事行動。然而,在此時,福全面臨着一個艱難的選擇。
十月,福全派出的侍郎等人未能按時返回,這讓他意識到噶爾丹可能已經逃離邊境。同時,福全發現軍中的糧草供應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僅能維持幾天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福全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撤軍。他認為,如果繼續追擊,可能會因為補給不足而導致部隊陷入困境,甚至危及整個戰役的成功。因此,福全決定暫時撤回,以便重整旗鼓,等待時機再次出擊。
然而,福全的這一決定並未得到康熙帝的認可。當福全的部隊回到康熙帝所在的地方時,康熙帝對福全擅自撤軍的行為極為不滿。康熙帝認為,福全此舉等於放棄了徹底消滅噶爾丹的機會,坐失了良機。福全則解釋稱,當時軍中糧草不足,若強行追擊,可能導致部隊崩潰,甚至危及整個戰役的成敗。福全還報告了關於噶爾丹行蹤的情報,證明噶爾丹確已逃離邊境。
面對福全的解釋,康熙帝雖然有所動搖,但仍認為福全的做法欠妥。考慮到福全在烏蘭布通之戰中的功績,康熙帝最終決定減輕對福全的處罰。福全被罰俸三年,並撤去了三個佐領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