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世出身
于成龍出生於一個有着深厚文化積澱的家庭。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元順帝時期,當時為了躲避戰亂,他的先祖遷移到了石州(今天的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的白霜里村。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于成龍的高祖父於素這一代,大約是在明朝初期,他們又將家遷往了石州北鄉,距離石州城約30公里的一個名為來堡的小村莊。這裏環境幽靜,遠離塵囂,非常適合居住和耕作。
于成龍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丑時(公元1617年9月26日凌晨),是於時煌和他的原配夫人田氏的次子。不幸的是,在于成龍出生不久之後,田氏便因病去世了。這對於剛出生不久的于成龍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但對於時煌來說更是巨大的悲痛。為了照顧這個大家庭,於時煌不久後續弦,迎娶了李氏作為繼室。
儘管是繼母,李氏對待于成龍如同己出,非常慈愛。于成龍與繼母的關係十分融洽,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本人的孝順和李氏的寬容與理解。在一個充滿愛與和諧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于成龍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這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科舉失意
于成龍的科舉之路充滿了曲折與挑戰。在明末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值壯年的他滿懷希望地參加了家鄉太原的鄉試。然而,當時的考官卻公然徇私舞弊,這讓于成龍深感憤慨。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在考卷上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時弊的不滿,直言不諱。儘管他的文章才華橫溢,卻因為考官的偏見而未能進入正榜,只勉強考取了一個副榜貢生的位置。面對這樣的結果,于成龍雖然心中不悅,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以父親年老需要照料為由,暫時放棄了做官的機會,回到了家鄉來堡村。
清朝建立後,于成龍依然沒有放棄科舉之路。順治四年(1647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他前往太原的崇善寺,在那裏開辦的學校學習了四年,希望能夠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官職。然而,在順治八年(1651年)的鄉試中,于成龍再次落榜。這一年他已經三十五歲,連續的挫敗讓他的科舉之路顯得格外艱難。
順治十一年(1654年),于成龍的家庭遭遇了重大變故。他的兄長於化龍病逝,而他自己的第三個兒子於廷元也在同年出生。隨着兄長的離世,全家生活的重擔幾乎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此時,他的父親於時煌已經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顧;繼母李氏雖然身體尚可,但也步入暮年。此外,家中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兒子,全家的開支變得非常大,家境也因此變得更加拮据。為了支撐家庭,于成龍不得不整日忙於家務,無法專心備考。
順治十五年(1658年),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病故,這給他的家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儘管如此,于成龍依然沒有放棄對未來的希望。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終於有機會進入國子監學習。在國子監,于成龍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結業後準備踏上仕途。
三、初入仕途
順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歲的于成龍進京備選,被授予廣西羅城縣令一職。羅城地處廣西北部少數民族區域,這裏自然環境惡劣,萬山峻岭,溝谷縱橫,虎狼肆虐,瘴氣瀰漫,被視為北人眼中的絕境。加上瑤、僮等民族雜居,語言不通,爭端頻發,管理起來異常困難。于成龍接任時,羅城剛剛被納入清朝版圖不到兩年,歷經戰亂,滿目瘡痍,前任兩位知縣一位去世,另一位則逃離。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于成龍的親朋好友無不為他擔憂,但他卻堅定地說:「這是君命,豈能因險而辭!」在臨行前寫給友人的信中,他表達了自己的決心:「此次赴任,絕不為溫飽而慮,唯信『天理良心』四字。」
帶着這樣的信念,于成龍辭別家人,僅騎着一匹驢,帶領四名僕人踏上了前往羅城的漫長旅程。歷經六千餘里的跋涉,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荒無人煙的景象,縣城只有六戶人家,衙門不過是幾間破舊的茅屋。于成龍不畏艱難,砍竹為門,積土為桌,挖坑做飯,以簡陋的條件開始了他的治理工作。
到任後,于成龍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