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紅旗河的開挖結束,祥城北邊的南旺湖徹底消失,變成了真正的沃野良田。經祥城縣革委會研究決定,原沿南旺湖各公社,包括聯橋公社、馬村公社、大張樓公社、梁寶寺公社和黃垓公社等五個公社,42個新大隊,4455戶社員搬遷至早已乾涸的南旺湖區,並組成紅運公社和紅旗公社(後改為桐莊公社)兩個新公社。
《泉河史》記載:南旺湖跨漕運東西,其東湖跨汶河南北,南曰蜀山,北曰馬踏,圍百五十里。《通志》記載:南旺湖在汶上縣西三十里,宋時與梁山濼水匯而為一,周圍三百餘里。明代周圍九十三里,漕渠貫其中。湖分為二,東湖廣衍數倍於西。跨汶南北,南曰蜀山,北曰馬踏。三湖其初則一湖也,全形北高而南下。
孝文清楚地記得,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和二弟忠文去湖裏收莊稼的情形。那個時候在湖區種的都是高粱,高粱個子高,可以抗水災,也省事,不大需要田間管理。到了秋季,湖區是一片汪洋;即使南旺湖周邊的縣區,包括祥城縣、南旺縣、中都縣都沒有下雨,但從西邊縣區流過來的水還是會灌滿南旺湖。因此,周邊的農民都是鳧水、游泳來湖區水面用刀子、鐮刀收那些「高粱穂」,其他,只好等到初冬水退了再收。
針對南旺湖的秋季水患,祥城縣革委會在張正毅、張岩嶺兩位老領導的帶領下,從70年代開始,先後開挖了疏浚了濟梁運河、趙王河、新趙王河、鄆城新河、新建引河等水利工程,逐漸消除了水患。直到1976年,全縣人民在祥城革委會和張岩嶺書記的帶領下,開挖建設了紅旗河後,才徹底解決了低洼涸澤的問題。本地的雨季積水及西邊臨近縣區的客水也可以直接排入京杭大運河。自此,水患徹底解決,南旺湖,也從此消失不見。
紅旗河兩岸就出現了沃野千里、良田千頃的局面。
有了大片土地,就需要有人來耕種,祥城革委會研究決定,將臨近南旺湖周邊五個公社的4455戶社員搬遷到湖區開墾農田。
隨着水退人進,大量人口遷入南旺湖,一批新的村莊設立,七十年代末,陸續共有42個大隊在湖區成立,並成立紅運和紅旗兩個新公社。
移民湖裏,就意味着拋家舍業,遠離親人,到了湖裏,缺少人間煙火的土地。當時,很多人都是不願意搬遷下湖的。根據縣革委會統一部署,搬遷去湖裏,自願報名;有搬遷計劃的大隊,三兄弟哥仨的家庭,有一個是要必須搬遷到湖裏的;凡是決定搬遷到湖裏的,有公社和大隊幫助蓋一座規劃好的四間房子;湖裏的田地一畝二分地頂老家的一畝地。也就是說,一個社員,在老家可以分到一畝良田,搬遷到湖裏,就可以分到一畝二分地。
如此多的優惠條件,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主動搬遷,反正就是大家覺得湖裏不好,沒有在自己生活了許久的老家方便,走親訪友,還是趕集購物都很方便。到了湖裏,交通就很不方便。
黃垓公社大院多次開會研究,幾個黨委委員分工,包幹幾個大隊,挨家挨戶去做工作,勸說社員早日做出決定,搬遷到新的家園。
孝文根據公社黨委、革委會的要求,走訪了許多大隊,磨破了嘴皮,但是大家就是不願意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說的多了就以沉默來回應,無聲的對抗,一時間,工作處於停滯狀態。這種搬遷移民,總不能強制執行,也無法強制執行。
這一天,孝文又來到了祥城縣城,由公社電影放映員小坡的介紹邀約,孝文祥城電影院的負責人曹繼東見了面,又約上負責宣傳畫海報的胡化民。
胡化民老師也算是孝文的老熟人了,就是前幾年曾幫孝文在紅旗上寫字的那位。那時,孝文剛剛參加工作,還沒有財務自由,甚是拮据。現在,孝文已經工作多年,有了不錯的收入,還沒有其他的大項支出。現在,在縣城請客吃飯都很正常了!
曹繼東是縣電影院的負責人,算是祥城縣文化局的一個中層幹部。肯定是認識孝文的,公社團委書記,大有前途,所以,曹繼東對孝文的邀請很是客氣。
四個人來到了電影院對面的倪家菜館,要了四個菜,分別是:油炸花生米、萱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