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事兒,元康帝是抱有猶豫的態度的。
他本人不太喜歡和親這事兒,當初送萬嘉公主前往匈奴地界和親那是出於無奈。
當時新皇登基,政局未穩。彼時的匈奴人大舉叩邊,無奈之下的元康帝只能採用和親的渠道穩定外部威脅,然後派遣周飛鴻等人處理內部衝突。
但...這個穩定內部衝突,就是十多年!
直至好幾年前,元康帝才吹響了反擊的號角。
現在大康國內政局穩定,世家已經翻不起大的浪花來了。元康帝乘着覆滅匈奴之威,他怎麼可能願意和親?
若是別的地界兒,他早就發兵打過去了。
給你們這幫蠻夷臉了是吧,敢來捋虎鬚?
但...吐蕃的地界兒有詛咒。
除了他們吐蕃人,任何人到了上面,都會變得頭疼、頭暈、噁心嘔吐、呼吸困難、胸悶氣短、渾身無力等。
對於吐蕃人來說,那是上天給他們的賜福,但對於外人來說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詛咒了。
於是朝堂瞬間分為了兩派。
和親文官派以為:派一個與皇室血緣淡漠的女子外出和親是一個合情合理、十分划算的買賣,更何況,那真珠公主乃匈人、大康人混血,想來皇帝陛下也不會如此重視她的。
而另一派是鷹派的文臣和絕大部分武將們,他們認為:我大康年前大敗匈人,將其亡國,消息傳出小國紛紛拜服於元康帝之下,甘願奉為主。
而如今,大康可算兵強馬壯,更有新式刀兵,新式弓弩等兵器,未嘗不可與吐蕃人大戰一場。
文官集團說就搬出儒家學說來一陣抨擊,說什麼勞什子以德服人,但全然忘了至聖孔先師身高九尺,是個不折不扣的山東大漢,說不定儀刀在他手裏跟我們普通人手持橫刀一樣呢。
至於以德服人。
誰家的「德」是一柄劍啊。
是,老夫也粗通拳腳是吧?
武將們的意思非常簡單:跟異族是沒辦法講道理的,既然講不了道理,那只能舞刀弄槍干一場了。
不得不承認,吐蕃的發展相比於大康嚴重滯後,他們的冶鐵、製鹽、布帛、農桑都全面落後大康。
若是放在別的地方,元康帝早就將他們吃干抹淨了。
這完全就是一塊肥的不能再肥的肥肉,不咬上一口元康帝都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
但是,唯一的但是...
那地方有詛咒。
歷朝歷代,無數皇帝,無數先輩都像征服這片大地,但全部徒勞無功。
他們的士兵自踏入那片土地,就無時無刻不受這片大地的詛咒,他們的士兵在半日內就會大幅度病倒,只能任人宰割。
朝臣在朝堂上爭論不休,好幾次大朝會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並不是真珠這個人有多重要,而是元康帝自己也不咋願意和親。
哪怕真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宗室女。
今天開了這個頭,明天呢,後天呢?
突厥一施壓,你嫁過去一個公主;吐蕃一施壓,你嫁過去一個公主;那下一個是什麼,高句麗麼?占城麼?
那大康的顏面何在?
之前是迫不得已,但現在,朕想有得選!
於是,這事兒一拖拖了個把月。
今日朝會,元康帝看着徐徐而入的文武群臣一陣膩歪。
人們站定,武將們紛紛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元康帝。
他們不懂政治,但是,他們想上陣斬敵,僅此而已了。
元康帝深吸一口氣,對着王德努努嘴。
後者扯着嗓子,宣佈了朝會的開始。
常規環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