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反擊

    迎着撲面的狂風,周牧雲手持馬槊,埋頭衝鋒,身旁,是數千嗷嗷叫的大康騎兵。

    來支援玉門關守軍的援軍說是十萬大軍,但其實戰鬥人員並沒有那麼多。

    隊伍里伙夫、馬夫、隨軍郎中、信使、鐵匠、隨軍商人、浣衣挑水的人更多,這些勤雜人員在軍隊裏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大名鼎鼎的德二502重型虎式坦克營,他們的勤雜人員和機動車輛是戰鬥坦克的五倍還多!

    像是早就從軍伍退出的韋伯,之前便是在周飛鴻旗下率領着一支監造隊打制箭矢、兵刃、甲冑等物。

    所以,支援玉門關的十萬人里,有近四萬五之眾的勤雜人員,剩下的才是戰鬥人員。

    在這五萬五的人里,有五千騎兵,其餘皆為步卒。騎兵全數配置馬槊和百鍊鋼彎刀和馬矛,而步卒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穿上了鐵片甲。

    這一切,還是得益於周牧楓。

    若不是他搞出的水力輪車,元康帝還真的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湊齊那麼多軍備。

    你說找世家弄錢打造?

    得了吧,世家之人可不是那坐在山上的大佛,讓他們出銀錢,可得付出很多的代價。

    與虎謀皮的事兒元康帝可不干。

    所以能夠湊齊五千精銳騎兵的裝備,可算是要了元康帝的老命了,更何況...

    五千騎兵,馬匹可不止五千。

    在這個沒有馬蹄鐵的年代,戰馬的蹄子跑廢了,那就得殺了吃肉,沒有半點迴旋的餘地。

    因為,廢了蹄子的戰馬,連走路都難,更不虞駝人奔襲了。

    所以,騎兵一般有三匹以上的戰馬換着騎,不然戰馬早晚廢掉。

    兩軍對陣、奔襲敵營、千里斬首,這都要依賴騎兵的發揮,騎兵,也是古代戰爭最重要的兵種。


    在馬克沁大仙發明出來之前,騎兵一直以來都主宰着戰場。

    那什麼英國長弓手丁零取得的幾場勝利也只是佔盡了天時地利和人和而已,就這還被大書特書。

    你們失敗的案例可是一字不提啊。

    真要放開陣勢搞起來,長弓手只有死路一條。

    包括那啥馬其頓方陣更是一個笑話。

    一個機動基本為零的陣型,足夠對面調來長弓手給你們來一套萬箭齊發了。

    有的人說,亞歷山大大帝的大軍碰上秦始皇的大軍會如何。

    老祖宗的步弩手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火力覆蓋的。

    說了那麼多,就是一個意思:沒有絕對優勢的兵種。螞蟻克大象的道理當如是了。

    扯遠了...

    五千多騎兵一同衝鋒的場面還是相當震撼的。周牧雲能在玉門關的這一小撮四五百騎兵里呼風喚雨,但扔進大部隊裏,還是得乖乖認慫。

    率領騎兵衝鋒的是一名老將,姓孫。

    他打了個呼哨,騎兵們開始緩慢加速,不同屬的騎兵開始尋找頭馬,結成衝擊陣型,像一柄楔子,插進敵軍陣線里。

    經過周牧雲率隊的一次突襲,匈奴人也長了記性,騎兵們很快着裝上馬,朝着大康騎兵衝鋒而去。

    騎兵交戰,不管誰強孰弱,都要朝着敵軍發起衝鋒。

    一個便是氣勢,第二個便要佔據奔馬之勢,以手中長槍衝擊目標,這樣子才可能一槍戳死一個敵人。

    而面對在地上跑來跑去的步卒,騎兵會抽出彎刀,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水果忍者」的。

    馬蹄隆隆,大康騎兵擺出一對對的衝擊陣型,朝着對面同樣疾馳而來的匈奴騎兵發起了衝鋒。

    在兩軍接觸的瞬間,夾在大康騎兵腋下的馬槊瞬間給予他們巨大的殺傷,這東西的威力,不是彎刀或者馬矛能夠比擬的。

    但是,匈奴



  
木子老肥推薦:  
隨機推薦:  天道天驕  逆天邪神  不滅武尊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靈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360搜"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