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取士,可以說思想僵硬,也可以說思想靈活。
說他們的思想僵硬是因為,他們考慮不了除了四書五經之外東西。
說他們思想靈活是因為,只要談論四書五經,比如狀元鄉的綠水之上這種題目,那大把官員,別說三千字論文,三萬字論文都能寫出來,可以各種變着花吹捧上級官員。
而這樣渠道上來的官員,心思全在欺下媚上的這種事情裏面了。
他們的心思,必然全都在衙門之間走關係,官員之間,官官相護。
而真正需要承擔的職責,就沒幾個官員會去做。
這也是明清火器出現近四五百年,明清縣城都沒有什麼變化的根本原因。
官員們心思就沒在發展民生,發展商業和教育上面,全想得怎麼斂財,怎麼籠絡上級官員。
任以虛再度將這些道理,也給朱元璋說了出來。
朱元璋神色平淡,陷入思索當中。
他細細思索,這樣選上來的人才,確實是有貪腐,有遊戲官場的可能,但是這也比選上來一堆人精,一堆能人志士要來的好啊!
一個能人志士,是好的。
十個能人志士,是可以的。
可要是一百個能人志士,就該頭疼了。
比如任以虛這種,朱元璋認為,一個任以虛是好的,要出現一百個任以虛這種人才,指不定各種內鬥鬧騰。
到時候,因為內鬥而導致的上級官員,官位不保,引起一系列動盪,反而損失更大。
無論什麼朝代,高級官員,幾乎年紀都大。
而高級官員,普遍大多數才能,不如年輕低級官員。
這是由時代而決定的,註定了年輕官員,接觸的就是老官員多,能力膽魄也比老官員強得多,可年輕官員不能取代老官員,否則整個體系就都動盪。
朱元璋另一層,想要繼續執行八股取士的緣由就是,寧願要一堆忠心的廢物,也不能要一堆思想活躍的能人志士。
那些忠心的廢物,都可以控制,但思想活躍的,有本事的臣子,就很難控制了。
像劉伯溫,朱元璋一直覺得,劉伯溫骨子很傲,至今都沒有臣服過他。
連朱元璋都有降服不了的臣子,更何況是之後的皇帝呢?
想到這裏,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任以虛見到朱元璋,心思還是沒變,便直接說道:「還有黨派之爭。」
「漢唐時代,是外戚和門閥世家爭鬥」
「宋代是學派鬥爭,心學和儒學的鬥爭!」
「這些鬥爭,則主要是,學習心學的官員,和學習儒學官員,相互結黨營私,黨同伐異。」
「而在我們大明朝,因為科舉是按照地區錄取,全部採用四書五經,不學心學那些,自然不會有學派鬥爭,卻會有地區性,結黨營私!」
他見到朱元璋臉色有了反應,便趁勢說道:「比如江浙地區考上來官員,在京城之中,他們天生就親近江浙派系的官員。」
「而那些江浙派系的老官員,也多是新官員們的先生,或者長輩。」
「這樣以來,時間一長!」
「這些新老官員,就會形成,以地區為主的黨派,相互鬥爭,相互奪取權力和利益,朝堂就變成了,利益薰心之徒的名利場了。」
「而現在陛下掌控朝堂大權,其實就已經可以感覺到了,江浙文人和淮西武將的鬥爭。」
「而若是後代皇帝,沒有陛下這樣的手段和魄力,又當如何是好呢?」
聽到這裏,朱元璋眼神已經陰翳下來了。
任以虛見到朱元璋這神情,便知道自己說到關鍵點上了。
「可如果後代皇帝不夠傑出,皇權會被諸多大臣,各
第7章 不變化,勝過於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