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間被機密與神秘籠罩的實驗控制室內,燈光幽冷地閃爍着,研究員林博士緊盯着眼前巨大的顯示屏,上面跳動的數據和模糊的影像,正是來自於被收容在實驗艙中的 3B 級異常——風暴魷魚。
這隻風暴魷魚,體型仿若一座小型的移動堡壘。其主體部分長達數十米,粗壯的身軀在幽暗中泛着金屬般的深藍色光澤,無數奇異的紋路像是古老的符文鐫刻其上,隱隱散發着神秘的氣息。數十條修長且佈滿吸盤的觸手肆意舞動着,那些吸盤周圍時不時閃爍起刺目的電弧,仿佛是它在向這個世界示威。它那兩隻如巨輪般的眼睛,冰冷而又深邃,幽藍的光芒似能穿透一切偽裝,洞察周圍的一切動靜。
林博士深知,此次對風暴魷魚的實驗,是一場深入未知領域的冒險。他們首先要探究的,便是這怪物那令人膽寒的高壓電能力。實驗助手小心翼翼地在特製的、能抵禦超強電磁脈衝的實驗艙中,放置了一系列帶有不同電阻值的金屬靶標。這些靶標被放置在距離風暴魷魚觸手遠近不一的位置,最近的僅有數米,而最遠的則延伸至幾十米開外。
當一切準備就緒,林博士下達了誘導攻擊的指令。剎那間,風暴魷魚像是被激怒的遠古巨獸,數條觸手如閃電般指向遠處的靶標。「滋滋滋……」一陣尖銳的電流聲響起,耀眼的電弧在觸手上跳躍、匯聚,隨後如憤怒的蛟龍般沖向靶標。電磁測量儀上的數據瘋狂跳動,顯示出令人咋舌的結果:攻擊最遠且電阻值最高的靶標時,電壓飆升至數千伏特,電流強度也達到了數百安培,放電持續時間長達數秒;而面對近距離的低電阻靶標,它則巧妙地調整策略,降低電壓,同時增大電流強度,使攻擊更具威力且高效。
為了進一步測試其高壓電能力與外界環境的關聯,林博士命人開啟了實驗艙周圍的強力電磁屏蔽裝置,並逐步增強磁場強度。隨着磁場強度的不斷攀升,風暴魷魚似乎感受到了威脅,它的放電頻率變得紊亂,觸手的舞動也不再那麼協調。當磁場強度達到一個臨界值時,其放電能力銳減,原本強勁的電弧變得微弱,電壓輸出相較於正常狀態降低了近半,觸手也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束縛,動作變得遲緩而僵硬。
在探究完高壓電能力後,林博士將目光投向了風暴魷魚那獨特的空中移動能力。實驗艙內的氣象模擬系統開始運轉,製造出從輕柔微風到狂暴強風的不同氣流環境。在微風拂過時,風暴魷魚顯得悠然自得,它僅僅依靠觸手的輕微擺動和身體的微妙調整,就如同在平靜的海面上漂浮的帆船,緩慢而又平穩地移動着。然而,當強風呼嘯而至,它瞬間展現出驚人的適應性。它加大觸手放電的力度,身體周圍環繞起一層肉眼可見的電磁光暈,與強風相互作用,產生奇特的推力和升力。它時而如離弦之箭般在水平方向快速穿梭,時而又像靈動的飛鳥逆風而上,在強風中穩穩地懸浮,其飛行速度最高可達數十米每秒。高速攝像機和激光定位系統記錄下它每一個姿態的變化,經過計算機的精密模擬分析,林博士發現它的飛行軌跡猶如複雜的數學曲線,巧妙地利用大氣中的電場梯度和自身的電磁感應能力,實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生物電推進飛行方式。
但林博士明白,對風暴魷魚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能力層面,更要了解它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這對於未來的收容工作至關重要。於是,他們開始向實驗艙內發射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聲波。從低沉的次聲波緩緩響起,風暴魷魚開始出現不安的跡象,它的觸手有節奏地收縮,身體微微顫抖,仿佛在抵禦一種無形的壓力。隨着聲波頻率逐漸升高,進入超聲波範圍,且強度不斷增大,當超過某個閾值時,風暴魷魚終於爆發。它釋放出強烈的電磁脈衝,整個實驗艙內的電子設備瞬間受到干擾,屏幕閃爍,數據亂跳。同時,它瘋狂地舞動觸手,試圖遠離聲波源,那巨大的身軀在狹小的實驗艙內掀起一陣狂風。
最後,為了模擬現實中可能遭遇的威脅場景,林博士引入了模擬的小型飛行器模型。這些模型具備不同的電磁特徵和外形,從看似無害的民用飛機模型到帶有明顯攻擊性的戰鬥機模型。當第一個飛行器模型緩緩靠近風暴魷魚時,還在數米之外,風暴魷魚那巨大的眼睛便鎖定了它,緊接着發出強烈的電磁警告信號,整個實驗艙內
風暴魷魚:異常之下的秘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