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編號:ST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 - 1)
機密等級:C
安保等級:Significant
製作組織:UNAS、災害管理局
一、災害抑制力場概述
「災害抑制力場」是一種極為特殊且複雜的人造防護體系,旨在應對特定等級及類型的災害威脅。
二、構建與形成機制
1. 基礎構建條件
- 狹義的災害抑制力場構建需至少 100m2空間作為根基。首先在底面搭建並開啟不少於 3 個「PCD 裝置」(Position control device)以及能量集中裝置,當這些「PCD」裝置以直線距離相互連接後,在 0.5 至 3 秒內會形成平面立場。
- 隨後在平面立場上方構建建築,並在建築最上端安裝「PCD」裝置,底部的「PCD」裝置會在 0.5 至 3 秒內與頂端裝置連接,連接完成後其內部區域便成功構建出「災害抑制力場」。
- 「PCD 裝置」間距離與體積緊密相關,每增長 1km 距離,「PCD 裝置」體積就會相應增加。並且底角安裝的「PCD」裝置需接觸面積≥1 公頃的地面才能正常發揮作用。
2. 裝置特性與輻射問題
- 裝置啟動後,由於其原材料「星月源質」的特性,主體會散發出藍色光芒(亮度約<1000mcd/m)。但該裝置輻射散射量極高,達 500R/h,且在使用後每年散射值還會增加 50 - 80R/h,當有災害進入力場範圍時,散射量更是會大幅上升。因此在安裝時必須提前進行最高等級防輻射處理(詳見附錄 R - 1)。
三、項目功能
1. 災害防護範圍與效果
- 在「災害抑制力場」影響範圍內,通常對於 ALN 級以下災害可有效抵禦(其餘詳細情況見附錄 F - 1)。「PCD」裝置憑藉原材料「星月源質」的特殊性質,能夠吸引力場內災害能量,並將其吸收後轉換為輻射,進而致使災害效應暫時失效。
- 不過對於部分實體性災害,由於其實體並非單純由災害能量組成,所以只能對其能力進行抑制(詳見附錄 F - 2)。
2. 局限性與應用範圍
- 該裝置因成本高昂、危險度極高且製作時穩定性極差,難以實現量產,目前僅應用於國家級及以上管理局。
四、關鍵裝置詳情
1. PCD 裝置製作與特性
- 製作方式:取 50 克具有強放射性的「星月源質」(詳見 D - 1<disaster - 1>),需使用災害「物態轉換箱」(詳情 D - 2)進行液化(嚴禁採用加熱熔化等常規方式,否則極易爆炸),重複操作直至液體體積達到所需 PCD 裝置體積 1/2,同時準備所需 PCD 裝置體積 1/2 的石墨烯塊,然後藉助「Particle motion - 1 裝置」(詳見 ST - 1)放入災害「萬能加工台」(詳見 D - 3)中進行加工,從而創造出初始狀態 PCD,最後經過災害「優先級」附魔(詳見 D - 4)形成最終狀態的 PCD 裝置。
- 維護要求:PCD 裝置與包裹物應放置於一間 5m×5m×5m 的空間內,通過放置冰塊降溫且每日更換一次冷水來控制環境溫度,在裝置 10m 內不得有任何生物長期存在,並定期對裝置所處房間進行琴倫值檢測,正常應低於 50 琴倫,若高於此值則需立刻疏散人員(詳見附錄 R - 1)。
2. 災害「物態轉換箱」:外觀為一個■I 牌的商用皮箱,大小為 30cm×20cm×10cm,內部看似與普通皮箱無異。但在物品放置其中後再打開時,物品狀態會發生奇特變化,由固態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