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之中,大理最弱,本來這個國家因為皇帝帶頭出家,上至大臣,下至黎民紛紛信奉佛法,與周圍國家關係還算良好,稱得上國泰民安,最近卻也發生了變故。」任盈盈興致極高,頗為健談,宋青書方才的瘋言瘋語沒有在她心間留下痕跡。
「大理出了什麼事?」宋青書立刻追問,宋、清、金、遼、蒙古、西夏……每個大國都有他的足跡,唯獨與國小民弱的大理交集最淺。
「段氏一族燒香禮佛,寬待百姓,在大理人民心中極有威望,很少遭遇外敵,更是幾無內亂,我本以為這個小國會一直太平下去,誰知道半個月前收到了一封密函,說大理很可能有兵災之劫。」任盈盈不疾不徐地說道。
「到底發生了什麼?」宋青書有些不耐煩了,半個月前他正跟小龍女、沈璧君在外過三人世界,自是不會關注大理的近況。
任盈盈不滿地瞪了他一眼,這才說道:「據可靠消息,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率領着一支大軍,在大理邊境安營紮寨,很可能要進攻大理。」
「段延慶?」黃衫女有些疑惑,道,「他不是西夏一品堂的人嗎?西夏遭遇大劫沒多久,怎麼可能有餘力進攻大理,而且兩國無冤無仇。」
「瓔珞有所不知,段延慶其實是大理的延慶太子,正宗的皇位繼承人,可惜多年前奸臣叛亂,段延慶身受重傷逃離,安定叛亂後皇位由段壽輝繼承,一年後傳位於堂弟段正明,世間再無延慶太子,只有惡貫滿盈的第一大惡人。」任盈盈耐心向黃衫女解釋。
黃衫女眸中仍有疑色:「就因為段延慶曾經的太子身份,西夏就派遣大軍幫他攻打大理?西夏的皇帝皇后總不是白痴吧!」
「這……」任盈盈也有些茫然,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信函中提到的只是最淺顯的東西。
「段延慶借的不是西夏的兵馬,是蒙古的。」宋青書在此時插嘴道。
「你是說……」任盈盈神情微變。
「你們只知段延慶是一品堂的人,卻不知道他早已背叛了西夏,跟蒙古勾結在一起,之前蒙古大軍圍困興慶府,四大惡人想趁亂打開城門,幸好被發現的及時才沒有釀成大禍。」宋青書淡聲道,這是他從耶律南仙她們那裏了解到的。
黃衫女一點就通:「應該是蒙古答應幫段延慶復國,四大惡人才背叛的,段延慶在一品堂表現再好,也只是個高手客卿,西夏方面不可能為了他得罪一個國家。」
宋青書接着道:「蒙古既然計劃南侵,自然要預先埋下一些暗子,若能助段延慶掌控大理,相當於在南征道路上少了一個潛在敵人,多了一個盟友,將來南北呼應,必定事半功倍。」
沈璧君道:「盈盈姐既然說保定帝愛民如子,極得人心,蒙古的籌劃應該會失敗吧!」
知道蒙古的野心,沈璧君自然不希望大理被攻破。
宋青書詢問任盈盈:「大理邊境有多少蒙古士兵?」
任盈盈蹙起眉頭,道:「據探子匯報,段延慶陳兵邊關,大概有三四萬兵馬,不會超過五萬。」
黃衫女神色一松:「大理立國百年,想來還不至於怕這幾萬兵馬。」
宋青書對大理的戰鬥力持懷疑態度:「兵馬確實不多,但蒙古騎兵畢竟天下無敵,不是尋常的三四萬兵馬可比,而且我不信蒙古沒有後招。大理承平良久,國內燒香禮佛,不喜殺伐,要抵抗蒙古的進攻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段延慶畢竟是曾經的太子,雖然沒有人承認這個身份,但蒙古必定會藉此事大做文章,要是煽動國內那些野心家,雙方裏應外合,還真有可能改天換地。」任盈盈補充道。
「大宋和大理素來交好,一定會向宋朝求助,到時我們幫不幫?」黃衫女忍不住問道。
宋青書淡淡笑道:「段正明和段正淳在大理經營多年,上下一心,沒那麼容易被擊垮,況且段延慶都還沒進攻,顯然也沒有把握,等雙方真的交上火再說。」
他雖然跟段正淳的幾個女
第126章 不平靜的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