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滔,幽州昌平人,唐朝中期割據軍閥,太尉朱泚之弟。勇猛善戰,先後效力幽州節度使李懷仙和朱希彩,擁立朱泚為幽州節度使,授殿中監、權知幽州節度留後、御史大夫。奉命討伐魏博田承嗣、成德李惟岳叛亂,加授檢校司徒、盧龍軍節度使,後受封通義郡王。自稱大冀王,聯合田悅、王武俊、李納聯合叛亂,史稱「四鎮之亂」。涇原兵變後,朱泚僭位稱帝,封朱滔為皇太弟,四鎮聯盟破裂,朱滔為王武俊所敗,狼狽退回幽州,遣使入朝請罪,抑鬱而死,時年四十,追贈司徒。
朱滔,原是幽州節度使李懷仙部將,幽州兵馬使朱希彩殺死李懷仙,自領節度使,因朱滔兄弟與自己同姓,對他們非常信任,讓朱滔統領心腹親兵。朱希彩被部下殺死,朱滔暗中派人到將士中大肆張揚道:「節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朱泚)擔當不可。」將士們本來無所適從,聽後便一同擁立朱泚為節度使。朱泚命朱滔率兵到涇州防禦吐蕃,自從安史之亂以來,幽州軍隊很少為朝廷所用,朱滔到達長安後,唐代宗大喜,對他大加賞賜。
朱滔返回幽州後,密謀奪取朱泚兵權,欺騙朱泚道:「天下諸侯還沒有去朝見皇帝的,你率先朝見,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子孫就可安享富貴了。」朱泚信以為真。朱泚入朝覲見,令朱滔統攝幽州軍務,趁機奪取兵權,朱泚方知被兄弟出賣,於是自請留在長安。不久,唐代宗任命朱滔為幽州節度留後、兼御史大夫。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造反,唐代宗命令河東、成德、幽州諸藩鎮一同出兵征討。朱滔與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合力解除磁州之圍。朱滔與李寶臣合攻滄州時,田承嗣命人遊說李寶臣道:「您與朱滔一同奪取滄州,滄州終歸朝廷所有,不是您的。若能放過田承嗣,願把滄州獻出,還願為您奪取幽州。」李寶臣大喜,於是和田承嗣合謀,圖謀幽州。李寶臣對朱滔的使者道:「聽說朱公相貌威武,希望看看他的畫像。」朱滔便將畫像給他,李寶臣將畫像掛在射堂上,與部將一同觀看,並稱讚道:「真是個神人啊!」
當時,朱滔駐軍瓦橋關,李寶臣挑選兩千精兵,連夜疾馳三百里,襲擊幽州軍,並對將士道:「殺掉那個相貌與射堂畫像一樣的人。」此時兩軍關係和睦,朱滔沒有任何防備,倉促應戰,大敗而逃,因身穿別的衣服才得以倖免。李寶臣本欲乘勝奪取范陽,但見幽州雄武軍使劉怦已有防備,沒敢進軍。
李寶臣病逝,其子李惟岳謀求襲任父職,朱滔與張孝忠奉命征討,在束鹿縣大破李惟岳,進而兵圍深州。李惟岳便率一萬餘人與魏博節度使田悅的援兵一起圍困束鹿,部將王武俊率三千騎兵列成方陣推進,朱滔用絹帛繪成狻猊的相貌,蒙在百餘名猛士的臉上,鼓譟衝鋒,朱滔隨後攻擊,大敗李惟岳,因功加授檢校司徒,升任幽州盧龍軍節度使。
唐德宗任命康日知為深、趙二州團練使,命朱滔返回幽州,朱滔沒有得到深州,心中不平,又索取恆定七州的賦稅以供軍餉,仍沒得到允許,更是怨恨。當時,田悅被馬燧圍困,形勢窘迫,便使人離間朱滔與王武俊一同反叛。朱滔的表兄劉怦勸諫道:「司徒(朱滔)身為節度使,太尉(朱泚)位至宰相,所得恩寵可謂到了極致。如今昌平有太尉鄉、司徒里,這是不朽的功業。像安祿山那樣背恩好戰、不顧成敗,如今還留有什麼?司徒您要好好考慮,謹慎從事,切莫做後悔的事。」朱滔不聽,與王武俊聯兵援救田悅。
朱滔又激勵道:「將士們浴血奮戰,攻下堅城,卻遭朝廷排擠,我們奏捷而不得賞賜。你等迅速出擊,攻破馬燧軍奪取糧草財物,如何?」軍中無人應答,朱滔再三詢問,方才有人道:「幽燕之人戰死在南方的,屍骸都暴露野外,無人掩埋,看了誰不心痛?為什麼您還要人暴屍野外呢?您兄弟受國家寵信,我們也可蒙受官賞,只想保持現狀,不敢再有別的想法。」朱滔方才作罷,但仍暗中將不肯謀亂的幾十人殺死。
康日知得知朱滔的陰謀,告知馬燧,又稟奏皇帝,唐德宗認為田悅尚未平定,不宜再樹一敵,便封朱滔為通義郡王,實封三百戶。朱滔見狀,更加悖逆,派兵與王武俊一起包圍趙州,並偽造詔書調撥糧草,率兵去助田悅,駐軍於束鹿。幽州軍鼓譟道:「天子
第三十三章 四鎮之亂——朱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