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五章 建築學家——宇文愷

第五章 建築學家——宇文愷

    宇文愷,字安樂,代郡武川人,鮮卑族,隋朝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的專家,北周大司徒宇文貴之子。出身武將世家,生於長安城,自幼博覽群書,熟悉歷代典章制度,精練多種工藝技能,勤奮好學,擅長工藝,精善建築。初為千牛,遷萊州刺史、儀同三司,拜檢校將作大匠。規劃設計隋朝多個着名工程,例如都城大興城、新都洛陽城、仁壽宮、隋文帝皇陵、觀風殿和廣通渠,這些他都參與了設計,官至工部尚書,封安平郡公,進位金紫光祿大夫。

    名揚中外的唐代京師長安,以及東都洛陽,實際上都是在隋代建造的,創建這兩座歷史名城的第一功臣都是傑出的建築學家——宇文愷。

    宇文愷,二歲時就被贈爵雙泉縣伯,六歲時襲祖爵安平郡公,但身在將門的宇文愷卻不好弓馬,而喜好讀書。北周末,宇文愷累遷右侍上士、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楊堅任北周宰相後,宇文愷又被任命為上開府、匠師中大夫,據《唐六典》卷二三「將作都水監」記載:「後周有匠師中大夫一人,掌城郭、宮室之制及諸器物度量。」又據考證,北周設有「匠師中大夫,一人,正五命」。因此可以推知,當時年輕的宇文愷已經在建築科學和工程管理方面嶄露鋒芒。

    楊堅建立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大肆誅殺北周宗室宇文氏,以清除北周殘餘勢力。宇文愷原也被定入誅殺之列,由於宇文愷家族與北周宗室有別,二兄宇文忻又擁戴隋文帝有功,加上他本人的才華深得隋文帝的賞識,因而方倖免一死。隋文帝「修宗廟」,宇文愷被起用,任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負責宗廟的興修事務。宗廟建成後,被加封為甑山縣公,邑千戶,隨後投入了隋代都城大興城的營建工程。


    隋朝建立之時,仍承襲北周以長安城為京都,長安城始建於漢代,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城市已顯得過於狹小,宮宇亦多朽蠹,加上供水、排水嚴重不暢,污水往往聚而不泄,生活用水受到嚴重污染,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因此,隋文帝嫌其「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通直散騎常侍庾季才也奏云:「漢營此城,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於是決定另建新都。

    隋文帝下詔於是「詔左僕射高熲、將作大匠劉龍、巨鹿郡公賀婁子干、太府少卿高龍叉等創造新都」,「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愷有巧思,領營新都副監」,時高熲雖為大監,不過總領大綱,而規模計劃皆出自宇文愷。由於楊堅在北周時曾被封為大興郡公,故新都命名為大興城。新都建成,而倉廩尚虛,需要大量轉運關東米粟,渭水多沙,不便漕運。下詔興建漕渠,令宇文愷率領水工鑿渠,引渭水通黃河,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叫『廣通渠』。渠成後,轉運便利,隋唐關中的富庶頗得益於此,其後,他受到其兄宇文忻被殺事件的牽連,一度罷官居家。

    隋文帝要在岐州建仁壽宮,經右僕射楊素推薦,文帝任命愷為檢校將作大匠,後又拜為仁壽宮監、將作少監。在楊素主持下,仁壽宮建造得非常華麗,成為隋文帝經常臨幸的別宮。楊素以宇文愷有巧思,「奏前萊州刺史宇文愷檢校將作大匠」,負責仁壽宮工程的籌劃和設計,「於是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整個宮殿區「制度壯麗」,是一組極其雄偉的宮殿建築群。仁壽宮建成,宇文愷被任命為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接着又被任命為將作少監。

    隋文帝皇后獨孤氏卒,楊素和宇文愷受命營造皇陵太陵,獨孤皇后葬後,宇文愷復爵安平郡公,邑千戶。

    楊廣繼位,鑑於大興城位置偏西,又水陸交通不便,也為了更進一步加強對河北、山東以及江淮地區的控制,決定在洛陽故都附近建造新城,作為東京。隋煬帝在巡幸洛陽時下詔說,洛陽的地理位置「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今可於伊、洛營建東京,便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也」。隋煬帝「詔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實之」,又據《資治通鑑》卷一八零記載,「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徙洛州郭內居民,及諸州富商大賈數萬戶以實之」。

    其營建過程前後僅歷十個月,是又一座在短時間內經周密規劃、設



第五章 建築學家——宇文愷  
徐夏半生推薦:  
隨機推薦: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修羅武神  校花的貼身高手  逆天邪神  奧術神座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360搜"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