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奇書《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一則關於月亮的奇異故事,其作者段成式被譽為「行走的百科全書」。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博物學家、詩人、官員,祖籍山東濱州,自幼博覽群書,好奇心旺盛,其學識之廣博令人嘆為觀止。
在《酉陽雜俎》中,段成式講述了表弟與王秀才在嵩山迷路時,偶遇一位神秘白衣人的經歷。
這位白衣人自稱是修鑿月亮的八萬二千戶之一,並展示了修月的玉斧、玉鑿等工具,還贈予二人玉屑飯,聲稱可保其一生無病。
這一記載雖被視為傳奇,但隨着科學探索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印證了這一傳說的某些元素。
月球土壤樣品中含有的純鐵和純鈦,也是自然界中罕見的純金屬礦,這與《酉陽雜俎》中白衣人所述的「月亮由七種寶物合成」不謀而合。
段成式的記載不僅展示了古人對月球的豐富想像,也意外地與現代科學發現產生了奇妙的呼應。這一跨越千年的「對話」,無疑為月球的起源和性質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儘管《酉陽雜俎》中的記載充滿奇幻色彩,但現代科學的探索似乎正在逐步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月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美好的詩意,但在科學家的眼裏,月亮是個〝乖巧〞的〝怪物〞。
在已知的天文學知識中,沒有哪個衛星的軌道是圓的,除非人造衛星;
由於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正好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95倍,而太陽的直徑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也〝正好〞和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同一個面對着地球。
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月球是人造的。
1969年11月20日,當漂亮國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用登月艙的上升段撞擊月球表面,地震研究所當即傳達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從震波來看,月球是一個中空的金屬球體。
這一發現指出一個結論:月球是以前的人類所創造的。
如果是這樣,那麼以前的人類是如何製造出月球的?為何而造?擁有造月升天的尖端科技文明的人類哪兒去了?
〝人類不止一茬〞,這是現代考古學家們的最新觀點。
現在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有力的證實了這種學說的科學性。
談到月亮的起源,以往科學家認為存在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叫〝捕獲學說〞,認為月球原本是太空中一個星體,被地球抓住了,成為其衛星;
第二種叫〝同源說〞,認為在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中,宇宙像一團雲霧一樣,慢慢凝聚變成一個地球,邊上演變出了一個月亮跟着轉;
第三種叫〝爆炸學說〞,也叫〝分裂說〞,是說地球突然間炸開了,一部分推出去變成了月亮。
目前這三種假說都被證明不太可能成立。
那月亮到底是哪來的呢?,很多有膽識的科學家已經根據各種科學證據,認為〝月球是人造的〞。
科學家發現,月球是一個異乎尋常的天體,它比自然天體的衛星大得多。它的體積和母親行星相比實在是太大了。
月亮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1∕395,而月亮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是1∕395。
這兩個相同的比例造成在地球表面上看月亮的大小和太陽的大小是一模一樣的。
這種現象在天文學來講,是非常〝不自然〞的,是絕對找不到第二個類似現象的。
月球繞着地球轉的時候,它總是永遠同一面對着地球。
這一點本身就非常不可思議,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講,同步衛星都要經過非常精確的計算才能達到這種效果,而沒人知道月亮已經繞着地球轉多久了,只要有一點點的誤差,它就不